阅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全选: 显示/隐藏图片
抗旱高产国审小麦新品种石麦31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傅晓艺, 史占良, 韩然, 单子龙, 曹巧, 高振贤, 何明琦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3): 205-206.  
摘要2549)      PDF (436KB)(124)   
石麦31(石114195)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济麦22为母本,金禾9123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节水、抗旱、中早熟小麦新品种,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小麦新品种石麦31的组合选配、特征特性、抗性表现、品质性状、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在2017-2020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石麦31平均产量分别为 5 779.5 kg/hm2,6 286.5 kg/hm2,7 165.5 kg/hm2,比洛旱7号(CK)分别增产8.3%、9.8%、5.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佳豆32的选育与亲本系谱分析
郭美玲, 郭泰, 王志新, 郑伟, 李灿东, 赵海红, 张振宇, 徐杰飞, 赵星棋
农业科技通讯    2021, 0 (10): 277-280.  
摘要2024)      PDF (739KB)(98)   
大豆新品种佳豆32是2010年以黑河43为母本、合农7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2011年以黑河43为母本、(黑河43×合农71)F1为父本配制回交组合,采用回交育种与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2021年由黑龙江省审定推广。该品种重组与累加了核心亲本黑河43早熟、高产高蛋白、广适性和改良亲本合农71高产超高产、高油、抗病的优良基因,集成与聚合了双亲优良性状,具有早熟高油、高产抗病和广适性等突出特点,适宜北方春大豆早熟区种植;亲本系谱由5个核心祖先亲本和28个直接亲本组成,主要来源于东北三省和美国、日本与俄罗斯,含有黑河3号、黑河43、合农71和日本品种十胜长叶等重要亲本,拓宽了血缘关系,丰富了遗传基础,为品种改良创新夯实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麦新品种苑丰12的选育及应用
杨玉魁, 王璐, 张梅霞, 张秋梅, 杨玉涛, 刘清瑞, 王桂凤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7): 203-205.  
摘要1761)      PDF (749KB)(48)   
苑丰12是由河南丰源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半冬性高产小麦新品种,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笔者总结了苑丰12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以利于该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审玉米新品种奥美95的选育及高产配套技术
李盛, 王学雄, 董民堂, 闫彩清, 李凌雨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1): 228-229.  
摘要1753)      PDF (307KB)(93)   
奥美95是四川同路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自选系T8为母本、自选系T169为父本,于2013年冬季在海南组配育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具有穗行数多、丰产性好、结实性好、脱水快、株型清秀、保绿性好、综合抗性好等优点,适宜在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种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0 000~67 500株/hm2。2019年10月通过东华北春播区绿色通道试验审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强筋小麦品种周麦36号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刘翠玲, 刘金权, 张琦, 徐贺威
农业科技通讯    2021, 0 (11): 244-245.  
摘要1688)      PDF (315KB)(62)   
周麦36号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笔者围绕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提出了其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实现该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同步提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21年河北省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
吕志强, 王文霞, 刘建兵, 刘晓梅, 谷峰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6): 104-106.  
摘要1569)      PDF (292KB)(53)   
通过对近年来河北省或国家审定的适宜在河北省推广种植的玉米新品种进行筛选试验,根据各参试品种的田间综合表现,重点汇总分析生育期、密度、产量、比对照增减产幅度、倒伏率、倒折率、空秆率等主要性状试验数据,按照高产、早熟、抗倒、耐密的筛选顺序,从中选出综合性状良好的品种,作为河北省的主要推介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乾育303PP和德科766这2个春播品种综合表现优良,适宜在河北省玉米春播区推广种植;希普18、蠡单20、京科999、裕丰801、乾育27和秋乐618这6个夏播品种综合表现优良,适宜在河北省玉米夏播区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产稳产大穗玉米新品种冀玉90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魏剑锋, 王宝强, 郭瑞, 李兴华, 宋粮, 张动敏, 张全国, 王江浩, 王立伟, 李荣改, 宋炜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9): 170-173.  
摘要1437)      PDF (888KB)(21)   
冀玉902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冀PBA为母本、冀SW3-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大穗、耐瘠薄、粮饲通用等特点。适宜在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审小麦新品种冠麦2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邓跟望, 王涛, 谢雨燕, 陈杰, 李西臣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11): 75-77.  
摘要1392)      PDF (318KB)(33)   
为全面了解冠麦2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本研究结合2016-2017年度和2017- 2018年度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及2018-2019年度黄淮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的汇总数据,利用方差分析、高稳系数、适应度等方法对冠麦2号的丰产稳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冠麦2号在3个年度的审定试验中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周麦18,高稳系数均高于对照品种周麦18,适应度分别为86.4%、100.0%和100.0%,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本研究能够为冠麦2号在黄淮南片麦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郓豆1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张小燕, 王文良, 李娜娜, 蒲艳艳, 丁汉凤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10): 214-216.  
摘要1344)      PDF (388KB)(45)   
本文作者总结了郓豆1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主要创新点,在多年多点示范种植基础上集成了郓豆1号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主要包括根据地力条件和品种特性选种、种肥同播、精播机播种,并在苗期、花荚期、鼓粒期及时进行病虫草害管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早熟晚粳稻新品种武育糯18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杨一琴, 刘古春, 杨建忠, 于健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8): 220-222.  
摘要1170)      PDF (394KB)(48)   
武育糯180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培育的早熟晚粳糯稻新品种。2019-2020年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等特点,202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冀玉3421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张动敏, 王宝强, 宋炜, 王江浩
农业科技通讯    2021, 0 (10): 253-254.  
摘要1153)      PDF (305KB)(67)   
冀玉3421是以自选系WL134为母本、自选系冀H521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广适、抗病、抗倒、粮饲兼用等特点,2018年通过国审。本文作者介绍了冀玉3421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总结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推广区域、栽培技术要点、高产制种技术要点,为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0.5% 2甲·唑草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移栽水稻田一年生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的效果
曹丽萍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4): 55-58.  
摘要1086)      PDF (463KB)(60)   
为了明确70.5% 2甲·唑草酮可湿性粉剂在水稻移栽田对一年生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特进行田间杂草防除试验,为高效防治水稻田杂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施药后30 d,70.5% 2甲·唑草酮可湿性粉剂30 g/亩、40 g/亩、50 g/亩、80 g/亩对三棱藨草的防效为91.5%~99.5%,对异型莎草的防效为93.1%~98.6%,对野慈姑的防效为92.2%~98.9%,对雨久花的防效为91.7%~99.2%,对泽泻的防效为89.7%~94.5%,对狼把草的防效为89.1%~98.4%;70.5% 2甲·唑草酮可湿性粉剂30 g/亩、40 g/亩、50 g/亩、80 g/亩处理的水稻田均无药害表现,水稻生长发育正常,对三棱藨草、异型莎草、野慈姑、雨久花、泽泻、狼把草有较好防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麦新品种临麦5311的选育及应用
张建华, 裴磊, 张定一, 行翠平, 解丽丽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1): 244-248.  
摘要1051)      PDF (640KB)(59)   
临麦5311是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于2009年以临汾5086为母本、临汾8050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采用系谱法选育以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株高76~80 cm,穗长7~9 cm,小穗密。一般亩穗数40万~45万穗,穗粒数30~35粒,千粒重42~45 g。该品种群体大、抗冻性强、抗病性好、抗倒性强,适宜在山西省南部水地及黄淮北片同类生态区亩产500 kg以上的高产水地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优质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 万糯18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周海, 丁守斌, 郭少臣, 赵一安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4): 255-257.  
摘要1022)      PDF (439KB)(85)   
万糯188是河北华穗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W67为母本、W8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白色甜糯玉米新品种,于2020年通过国审。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审小麦新品种宝亮5号的选育及生产技术规程
陈新民, 张宝亮, 宋双全, 王怀苹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10): 208-210.  
摘要960)      PDF (768KB)(24)   
针对黄淮冬麦区经常受倒春寒、干旱和干热风等不利天气影响,以及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存在抗性差等主要问题,河南冠丰种业有限公司以豫麦52为母本、周麦16/cp11-06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育成了高产、稳产、抗病、抗寒、抗倒、广适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宝亮5号。笔者介绍了宝亮 5号的选育目标、选育过程、试验示范情况、品种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等,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集成了宝亮5号绿色高产高效农业生产技术规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系杂交中籼新品种荃科优211的选育
雷兆静, 章忠贵, 翟春节, 程谦语, 李朝阳, 肖成亮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2): 226-228.  
摘要894)      PDF (428KB)(37)   
荃科优211是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三系杂交中籼新品种。该品种用自育三系不育系泰莲7A为母本、恢复系R21为父本于2015年配组,经2016-2017年连续2年多点测试后,于2018年申报安徽省杂交中籼组区域试验,2021年通过安徽省审定。该组合2020-2021年连续2 年在安徽省肥东县、霍邱霍邱县及河南省固始县等地试种示范,多点种植平均产量为9.2 t/hm2,产量高、抗性好,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优质强筋小麦陕禾1028的最适播期播量研究
王国兴, 雷军, 高敏, 雷格丽, 冯毅, 范春燕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10): 54-57.  
摘要887)      PDF (1046KB)(22)   
为给优质强筋小麦陕禾1028高产栽培技术提供数据支撑,探索了其在陕西关中地区的最佳播种时期和播种量。采用裂区试验方法,在2019-2021年进行了2个年度的播期播量研究,分析在9月30日、10月7日、10月16日,10月24日4个播期,以及180万/hm2、240万/hm2、300万/hm2、360万/hm2 4个播量(基本苗)及其互作条件下对陕禾1028产量及产量三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陕禾1028适宜的播期为10月7~16日,适宜的播量为240万/hm2。最佳播期、播量为10月7日、240万/hm2。在此播期、播量下,产量潜力可以达到11 355.6 kg/hm2。陕禾1028的产量三要素中,千粒重和穗粒数年度间较稳定,成穗数随种植环境变化较大,适度提高成穗数有利于提高产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玉米新品种绥玉38的 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邵勇, 魏国才, 孙艳杰, 石运强, 刘英蕊, 邵珊珊, 南元涛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4): 241-243.  
摘要884)      PDF (349KB)(80)   
目前玉米种业的发展到了艰难时刻,育种难度越来越大,怎样才能选出适合市场、适合农户生产的玉米品种,成为了育种人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这种需求情况及黑龙江省早熟春玉米区气候特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育种团队通过多年的努力,利用选育的优良自交系进行杂交组配,选育了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机收的品种,并且开展了多年多点的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具有高产、抗逆、稳定性好,适合机械化生产的玉米品种绥玉38。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产优质抗逆广适玉米新品种华硕807的选育
刘震, 桑立君
农业科技通讯    2021, 0 (11): 239-241.  
摘要880)      PDF (390KB)(29)   
华硕807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铁岭市农业高新技术开发中心以自交系铁T1270为杂交种母本、铁T12067为杂交种父本组配成的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适应区域性广的中熟玉米单交种。2017年参加辽宁东方科企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26%;2018年参加辽宁东方科企联合体区域试验并同时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分别比对照先玉335增加7.10%、7.90%。该品种在各类试验中表现出高产、耐密、优质等特点,适宜在辽宁省中熟春玉米区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麦邢麦7号不同播种样式对比试验
陈丽, 杨玉锐, 吴枫, 张雪冰, 李真, 刘静, 李卫
农业科技通讯    2021, 0 (11): 100-101.  
摘要791)      PDF (243KB)(70)   
以河北省南和示范基地为例,在品种(邢麦7号)、浇水、肥料等都相同的管理条件下,通过设定窄行密植、宽幅密植、立体匀播密植3个不同播种方式作对比试验,确定适合邢麦7号的播种方式。结果表明,立体匀播播种样式对邢麦7号的亩穗数、千粒重影响较大,产量最高,其主要原因是立体匀播使小麦种子均匀合理地分布在土壤中的立体空间内,充分发挥小麦个体均匀健壮和群体充足合理的协调机制,使常规条播麦苗集中的一条“线”,变为麦苗相对分布均匀的一个“面”,促使麦苗单株充分健壮发育,地下形成相对强大的根系,地上形成相对健壮的优势蘖,根多苗壮,从而建立高质量的群体结构,促使形成产量因素的穗、粒、重协调发展,实现高产高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2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周超, 马宝新, 王俊强, 刘海燕, 孙善文, 韩业辉, 许健, 于运凯, 徐婷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11): 163-166.  
摘要790)      PDF (492KB)(16)   
嫩单24是黑龙江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以高产、优质、多抗为选育目标,于2013年以自育自交系KG28623为母本、自育自交系PY1M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2022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10℃活动积温2 600℃以上区域种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本文作者介绍了嫩单24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适应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产稳产多抗小麦新品种邯农369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刘洪泉, 王瑞文, 赵瑞峰, 董永民, 邢红霞, 高五洲, 祁耀正, 董建惠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7): 214-216.  
摘要750)      PDF (713KB)(42)   
邯农3698是邯郸开发区第一原种场于2009年以邯农1412 为母本、邯农101为父本杂交组配,采用系谱法选育的半冬性中熟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6-2019年参加了河北省冀中南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籽粒饱满、熟相好、抗性强、高产稳产。2020年通过河北省审定。该品种2020-2021年在邢台、邯郸、石家庄、衡水等多地示范种植过程中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抗倒、抗寒、落黄好。本文作者介绍了邯农3698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审机收籽粒玉米新品种 粒农301的选育
陈同, 王伟莉, 孟宪敏, 楚振嵩, 朱盛安, 王峰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4): 231-232.  
摘要701)      PDF (252KB)(52)   
粒农301是新乡市粒丰农科有限公司以选育早熟、脱水快、高抗倒伏、抗病宜机收种质为育种目标,培育出自交系Y28-1和H662,以自育自交系Y28-1作母本、H662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7-2018年参加了国家黄淮海夏播玉米机收籽粒组审定试验,表现籽粒含水量低、高抗倒伏、高产,达到了国家机收籽粒玉米审定标准,于2021年12月通过国家审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玉米品种科腾918的 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刘辰华, 王晓平, 贠清峰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7): 196-197.  
摘要698)      PDF (746KB)(44)   
科腾918是河北科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自交系M50为母本、自交系GH53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株型半紧凑,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产量高、品质好、耐密、适应性广,脱水快、适宜机械化收获籽粒,于2018年9月通过国家审定,在黄淮海夏玉米区推广前景好。本文作者对玉米品种科腾91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播期与密度对洛豆1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晏云, 李林, 亢江飞, 方社法, 陈颖民, 郭建秋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10): 121-124.  
摘要691)      PDF (1002KB)(31)   
为探索大豆品种洛豆1号的最佳播期和密度,充分发挥其高产优势,以洛豆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播期:5月28日、6月12日和6月27日,密度:13.5万株/hm2、16.5万株/hm2、19.5万株/hm2 和22.5万株/hm2)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洛豆1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播期与密度。结果表明,在现有播期和密度下,播期的变化对主茎节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影响不大。随着播期的推迟,株高、有效分枝数、总荚数、无效荚数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底荚高、单株粒重、产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密度的变化对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无效荚数影响不大。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底荚高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总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播期对洛豆1号产量的影响要比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大。洛豆1号高产栽培适宜播期为6月中下旬,适宜种植密度为16.5万~19.5万株/hm2,其中播期6月27日、密度16.5万株/hm2处理组合产量最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审玉米新品种美佳禾320的选育
高洪敏, 周旭梅, 宁家林, 徐娥, 李方明, 何晶, 仇真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7): 189-192.  
摘要657)      PDF (721KB)(23)   
玉米新品种美佳禾320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14年在海南以自选系丹3145为母本、自选系丹314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单交种。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试验表明,美佳禾320具有高产、抗茎腐病、抗倒伏、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10℃活动积温2 800℃以上的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域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液态硅肥对韭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顾亮, 初国栋, 王英杰, 张焕春, 张超杰, 夏秀波
农业科技通讯    2021, 0 (11): 81-83.  
摘要627)      PDF (434KB)(71)   
为了研究液态硅肥在韭菜上的应用效果,试验以根部冲施“深海源硅”与叶面喷施“一斗金”液态硅肥为处理,以清水根部冲施与叶面喷施为对照。结果表明,在正常施肥条件下,施用液态硅肥处理后第二刀韭菜假茎长度和宽度分别增加了19.18%和20.74%,叶片宽度增加了24.10%,单株鲜重和干重分别增加了9.81%和25.11%;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3.40%和11.75%;第二刀韭菜的亩产量可达892.64 kg,比对照增产8.56%。液态硅肥处理后韭菜的货架期延长了66.67 %,韭菜的可溶性糖含量、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和总硅含量分别增加了31.79%、10.86%、64.21%和20.32%%,同时硝酸盐含量降低了46.1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调环酸钙泡腾粒剂对秋季豇豆控旺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姬晓晨, 史昕冉, 于海培, 王红宾, 杜瑞民
农业科技通讯    2021, 0 (10): 160-161.  
摘要605)      PDF (260KB)(44)   
为更好地控制秋季豇豆生产中的徒长问题,本试验以安豇长青及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5%调环酸钙泡腾粒剂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剂量的应用对比试验,设置5个不同剂量(270.0、377.5、405.0、472.5、540.0 g/hm2)和1个清水对照组处理,在幼苗期喷施,观察分析其对于秋季豇豆的控旺效果、产量、商品性等影响。结果表明,在幼苗期使用适量的5%调环酸钙泡腾粒剂,不会对豇豆的物候期及商品性造成影响,并且具有明显的控旺效果及增产效果。综合来看,在405.0 g/hm2的使用剂量下,对于秋季豇豆生产的控旺效果与增产效果表现最佳,对于始花高度的抑制率可达到55%,增产效果可达到28.96%。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玉米新品种协玉901高产制种技术
张华, 王秀全, 卢庭启, 何丹, 税红霞, 蒋晓芳, 卿春燕
农业科技通讯    2021, 0 (11): 231-232.  
摘要594)      PDF (279KB)(49)   
玉米杂交种协玉901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高产、广适、优质、抗病玉米新品种,相继通过四川省及国家审定。根据近几年在四川、甘肃等地的亲本繁育、制种研究等实践,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制种技术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杂交种生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优质玉米新品种吉禹619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李洪刚, 杨立东, 越刚, 陈国弟, 尚慧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5): 236-238.  
摘要550)      PDF (401KB)(18)   
吉禹619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与吉林德禹种业联合创制的高产、多抗、优质、广适玉米新品种,其来源为“DY534×DY966”。笔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并对其配套栽培技术进行阐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社旗县16个小麦新品种(系)展示比较试验
贺东超, 杜学云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12): 85-88.  
摘要550)      PDF (508KB)(41)   
为筛选出适宜社旗县种植的抗病抗倒高产当家接班小麦品种,对新丰998、驻麦762、泰禾麦6号、光泰668、沃丰麦169、存麦608、遂选101、郑麦618、泰麦733、艾麦24、丰德存麦21、武农981、稷麦336、伟隆169、粮源666、泰禾麦1号和百农207(CK)进行了展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比CK增产的有14个品种,其中:新丰998增产14.87%,稷麦336增产12.03%,郑麦618增产10.66%,驻麦762增产9.18%,这4个品种综合性状优秀,增产幅度大,推广价值高;其他10个品种增产率为7.28%~5.33%,依次为泰麦733、艾麦24、武农981、泰禾麦6号、光泰668、沃丰麦169、存麦608、存麦21、伟隆169和遂选101,这10个品种综合性状优良,高产性能突出,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石嘴山市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刘刚, 杨雨翠, 李志, 王学文, 刘翔如, 陈淑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5): 23-25.  
摘要548)      PDF (630KB)(39)   
近年来,石嘴山市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要求,全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落实,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了负增长,但在实际工作推进中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为实现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持续减量,本文作者提出了石嘴山市化肥农药减量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化肥、农药零增长,促进节本增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河北省夏播玉米适应性筛选研究
王亚飞, 代亮, 刘红星, 王岩, 刘新月, 李娇, 段会军
农业科技通讯    2021, 0 (11): 76-80.  
摘要538)      PDF (515KB)(45)   
针对河北省各生态地区气候资源相差较大,夏玉米播种区域与其适应性不相符,造成玉米减产或产量不稳等突出问题。本试验使用高稳系数法对目前广泛推广的夏播玉米品种进行适应性筛选和研究。结果表明,山麓平原过渡区夏玉米适应性好、适宜推广的玉米品种为极峰30号、京农科728、伟科966;山前平原区适应性好、适宜推广的玉米品种为福玉69、郑单958、裕丰512;黑龙港地区适应性好、适宜推广的玉米品种为中地88、福玉69、衡玉1587。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丰产稳产广适玉米新品种LG161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殷满清, 李国斌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11): 211-213.  
摘要536)      PDF (348KB)(16)   
LG1611是丹东市国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交系Y66为母本、Y94为父本组配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东华北中熟组)。该品种稳产高产,综合抗性好。2019-2020年参加国家东华北春玉米中熟组统一试验,2年平均产量13 320.0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3.1%。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对其主要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个水稻品种在荆门的比较试验
喻小兵, 杨蓉妮, 李琴, 杨兴柏, 夏振华, 丁小婷, 龙永红, 贺小芹, 文彬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6): 76-78.  
摘要529)      PDF (302KB)(42)   
为筛选出适宜荆门区域种植的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好、适应强的水稻品种,从安徽绿亿种业引进12个水稻新品种在荆门开展小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有6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叶瘟、穗颈瘟、白叶枯病发生轻,外观米质好,抗倒性强。其中昱两优锦禾、昱两优126增产效果极显著,徽两优香晶丝苗增产显著,两优3806、文两优慧丝、旱香妃1号产量增加2%~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21年东台市优质高产 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杨玉萍, 花劲, 郜微微, 朱秋兵, 薛根祥, 王国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4): 155-158.  
摘要503)      PDF (439KB)(27)   
为了研究和掌握不同水稻品种的特征特性,筛选出适宜东台市种植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好的水稻新品种,2021年东台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以南粳5718、金香玉1号、南粳9108、泗稻301等10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对各品种生育期、茎蘖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抗逆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南粳5718、南粳9108、金香玉1号、泰香粳1402这4个品种产量潜力较高,综合表现较优,可以在东台地区进一步示范种植并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浚单65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卢国伟, 李长建, 王良发, 徐国举, 章慧玉, 张素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10): 177-179.  
摘要497)      PDF (767KB)(25)   
浚单658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浚58为母本、自选系浚G6Y6-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浚单658突出表现为株高穗位低、耐密抗倒性强、综合抗性强、淀粉含量高、籽粒品质好、丰产性强等特点,适宜在黄淮海夏播区域种植。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2021年通过河南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个甜玉米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吴振兴, 郭国锦, 吕桂华, 陈坚剑, 李向楠
农业科技通讯    2021, 0 (11): 102-106.  
摘要496)      PDF (480KB)(120)   
为准确评价不同鲜食甜玉米品种在浙江省东阳市的适应性情况,开展了15个品种的比较试验。对参试品种在生育期、株高、穗高等农艺性状和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等穗部性状进行比较,运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个品种的生育期差异较大,雪甜7401的生育期最短;在产量上,广良甜27号千粒重最大,产量最高;农艺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秃尖长,为85.2%;鲜穗产量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0.71%。综合产量和品质,筛选出适应当地种植的早熟优质品种有雪甜7401和圣甜白珠,晚熟品种有广良甜27号、金百甜10号和万鲜甜159。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樱桃番茄‘夏日阳光'扦插苗与实生苗栽培生育特性及果实风味差异分析
诸亚铭, 高丹娜, 金珠群, 吴华新, 赵梦佳, 叶昀恺, 毛培成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1): 174-178.  
摘要485)      PDF (823KB)(58)   
为有效利用侧枝降低樱桃番茄‘夏日阳光'品种种苗成本,本文作者开展了扦插栽培与实生栽培试验,比较扦插苗与实生苗采收早期、中早期、中期、中后期的果实产量与风味物质差异。结果表明,第一期扦插苗单株果实产量和单株结果数分别为1 336.6 g、132.1个,与实生苗无显著差异,均果重以第二期扦插苗的为重;总糖、维生素C和糖酸比,均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而总酸则是前高后低,从中早期开始,扦插苗果实的糖酸比接近实生苗,且扦插苗的平均总氨基酸含量0.915%高出实生苗0.1个百分点;扦插苗与实生苗在早期果型、果实酸度与口感上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扦插苗果实酸甜可口、风味浓郁、口感好,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第一期扦插苗利用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审小麦新品种昌麦20的高产栽培技术
段国占, 张存利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3): 201-202.  
摘要484)      PDF (490KB)(35)   
昌麦20是许昌市农业科学院以周麦22为母本、自选系Y7324为父本通过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21年6月9日通过国家审定。本文作者根椐该品种的特征特性,结合试验与推广实践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