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玉米新品种沃玉2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罗中良, 柳继凤, 杨庆申, 姚新英, 韩小花, 周联东, 张培风, 刘艳丽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8): 215-217.  
摘要431)      PDF (382KB)(18)    收藏
沃玉21号是以自交系M68为母本、F9为父本育成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沃玉21号先后通过河北省、国家黄淮海夏玉米组和西北春玉米组审定,以及天津、河南、安徽和山东4个省的引种备案。本文作者总结和分析了沃玉21号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产量表现及其抗病性、适应性、籽粒品质等试验结果,在评价其突出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的基础上,对该品种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国审小麦新品种扬麦39的 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刘晓武, 张晓, 刘国林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11): 194-196.  
摘要307)      PDF (485KB)(45)    收藏
针对兴化市现有推广小麦品种中白粉病严重、赤霉病频发、品质不高等问题,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加强了优质中强筋小麦抗白粉病、赤霉病品种的选育工作,育成了小麦新品种扬麦39,并于2022年通过国审。本文作者介绍了扬麦39的品种选育、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从杂草防治、种子处理、适期播种、播后镇压、科学施肥、沟系配套、病虫防治、根外追肥等方面对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玉米新品种美佳禾61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方明, 高洪敏, 周旭梅, 宁家林, 徐娥, 何晶, 仇真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9): 171-173.  
摘要239)      PDF (403KB)(24)    收藏
美佳禾616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2014年冬在海南繁种基地以自育系丹456 为母本、自育系丹3152 为父本组配育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耐密植、综合抗性突出、适应性广、商品品质优良等特点,应用前景较好。2022年通过辽宁省审定,适宜在辽宁境内≥10℃活动积温在2 800℃以上的中晚熟玉米区种植。本文作者主要介绍了美佳禾616及其亲本的选育过程、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圣丰2的 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
屈玉科, 徐长帅, 张玉娥, 商伟, 韩龙海, 张后金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8): 201-204.  
摘要207)      PDF (529KB)(8)    收藏
圣丰2 是由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选自交系SF1023为母本、SF37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玉米新品种,于 2022 年通过山东省审定。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大穗、耐高温、抗病抗倒、品质优等特点。本文作者介绍了圣丰2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吉东367的选育及精简高效栽培技术
刘彬, 郑莹, 郝巧艳, 苗艳玲, 吕小飞, 焦玉山, 赵思萌, 赫云建, 石生辉, 高声鹏, 秦玉艳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9): 177-179.  
摘要203)      PDF (440KB)(19)    收藏
吉东367是辽源市农业科学院以培育耐密、高产、广适玉米新品种为育种目标,以自交系KJL17N05为母本、自交系KJM9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于2022年通过吉林省审定,适宜在中熟区及周边相同生态区域内推广种植。本文作者对吉东36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精简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玉米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国审春性小麦品种扬麦25 种子提纯保优推广应用技术
朱志锋, 冯俊, 刘伯山, 李京, 陈高华, 包月红, 孙瑞建, 孔强, 张庆阳, 施昙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8): 167-168.  
摘要194)      PDF (547KB)(10)    收藏
扬麦25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扬17*2//扬11/豫麦18选育而成的春性小麦品种。由于产量潜力大、综合抗性强、结实性较好、适应性较广、面粉天然白,再加上耐迟播,受到众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青睐,推广面积稳步提升,2022年进入国家主推品种名录。笔者介绍了扬麦25种子提纯保优的方法和过程,并进行了技术总结,以期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优质种源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我国主要果树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李孟哲, 程少丽, 孟照刚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9): 11-15.  
摘要183)      PDF (1728KB)(59)    收藏
我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大国,果树是乡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针对新时期我国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及果品进出口贸易趋势,笔者分析了劳动成本上涨、逆境生产能力不足及果品进出口贸易逆差增大等果树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从产业布局、轻简化生产和科技示范等方面提出了果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及建议,旨在为我国果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果树科技创新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小麦新品种中育1702的丰产性、 稳定性及适应性分析
闫文利, 李伟, 刘旭, 杨兆生, 闫素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10): 58-61.  
摘要179)      PDF (428KB)(10)    收藏
为全面了解河南省小麦新品种中育1702的生长特性及其推广潜力,以中育1702参加河南省水地冬小麦区试及生产试验的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增减百分比、方差分析,适应度分析,与最优品种的差异分析、农艺性状评价等分别对中育1702和对照品种百农207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育1702在2018-2020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619.3 kg、534.8 kg、580.7 kg,分别较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9.8%、8.6%、5.8%,增产率均大于5.0%;亩穗数分别为40.5万穗、38.3万穗、38.7万穗,均高于对照品种;穗粒数分别为36.8粒、35.6粒、 35.6粒,与对照品种相当;千粒重分别为48.5 g、48.5 g、47.9 g,均明显高于对照品种。中育1702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优于对照品种,适宜在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麦区大面积种植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邢台市信都区酸枣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史佳雯, 钱程宇, 王建忠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9): 27-28.  
摘要163)      PDF (669KB)(36)    收藏
邢台市信都区野生酸枣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先后获得河北省十大道地药材及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河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称号。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酸枣仁的应用价值日渐凸显,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在实地调研时发现,酸枣产业发展存在产业链发展不完善、品牌化效应有待提升、抗风险能力不高及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为增强酸枣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笔者归纳总结了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盐农云”农业农村大数据 平台建设实践与思考
唐义军, 杨文伟, 仓晶晶, 崔伟, 夏东帅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11): 4-6.  
摘要163)      PDF (1062KB)(38)    收藏
本文作者系统介绍了“盐农云”平台总体架构和重点功能模块,包括数据资源池、业务直通车、“三农”决策舱、信息服务窗等4大版块以及种植业稳产保供监测、农村生态环境监管等49个业务应用模块。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盐农云”平台推广应用取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对持续建设、使用和管理“盐农云”平台提出了总体设想和初步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国审玉米新品种丹农玉789的 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高洪敏, 周旭梅, 宁家林, 郑君海, 陈得义, 白向历, 刘波, 杨海龙, 吕春波, 赵中名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11): 168-170.  
摘要160)      PDF (489KB)(34)    收藏
丹农玉789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15年在海南以自选系丹3154为母本、自选系丹314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于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通过对丹农玉78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杂交种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中国花生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
郝西, 张俊, 高伟, 易明林, 刘娟, 臧秀旺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11): 150-153.  
摘要144)      PDF (977KB)(45)    收藏
本文作者以2011-2020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成本与收益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对花生与其他主要农作物的成本与收益进行了比较,并对我国花生种植成本与收益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0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与其他主要农作物相比,花生具有显著的比较效益优势,但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且不断增加,其中机械作业、家庭用工折价、农药、土地、化肥、种子等成本增幅较大。为实现我国花生产业的节本增效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作者提出推广全程机械化技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构建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等建议,以期为花生产业的节本增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不同钙肥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金玉蔓, 徐鹏亮, 范永胜, 刘艳丽, 赵治军, 董琪, 申思洋, 李梦荷, 蒋福稳, 高展, 李政, 孙玉镯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11): 132-135.  
摘要142)      PDF (489KB)(13)    收藏
为筛选出适合新乡花生种植区的钙肥种类,创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增钙减氮施肥模式,优化花生栽培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本研究以花生品种新花1239为试验对象,以复合肥、尿素、钙镁磷、过磷酸钙、硝酸铵钙、普罗欧蒂流体螯合钙等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在氮肥减施20%条件下,不同钙质肥料对花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钙质肥料在改善花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品质方面有显著的差异。在本试验中,施用硝酸铵钙的效果最为明显。具体而言,通过在盛花期追施硝酸铵钙,并在荚果膨大期进行叶面喷施普罗欧蒂流体螯合钙,可以显著促进花生主茎的生长,增加分枝数和结果枝数,同时减少秕果数。这种施用方式还能使花生的百果重提高10.28%,饱果率提高24.89%,出仁率提高6.79%,百仁重增加6.97%,单株生产力提高49.91%,亩产量提高25.06%,含油量增加5.44%,蛋白质含量提高7.0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国审玉米新品种富尔2101的 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徐婷, 王玉杰, 常大军, 王俊强, 韩业辉, 周超, 马宝新, 李铁, 丁昕颖, 曲忠诚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8): 179-181.  
摘要119)      PDF (557KB)(6)    收藏
富尔2101是齐齐哈尔市富尔农艺有限公司以W015N为母本、HL896-1为父本,于2014年冬在海南配制的组合,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广适、优质、抗病等特点,适宜在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域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富尔2101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富尔2101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圣油花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胡君霞, 张玉梅, 岳鹏, 曹基秋, 郑洪华, 崔鲁宁, 韩宗礼, 王书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9): 197-199.  
摘要115)      PDF (450KB)(17)    收藏
圣油花4号是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花育25为母本、6022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2014-2018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获得该品系,2019年参加本公司品种比较试验,2020-2021年参加山东省花生新品种多点试验,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圣油花4号花生籽仁含油量为57.74%,油酸含量为81.2%,亚油酸含量为2.68%。本文作者介绍了圣油花4号的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43个朝天椒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袁鹤, 李凯, 刘燕, 李慧霞, 郑于莉, 韩兰兰, 王亮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9): 105-109.  
摘要113)      PDF (912KB)(77)    收藏
本试验通过对引进的43个朝天椒新品种进行比较,系统地了研究其植株性状、果实性状、熟性及产量情况,以期筛选出适合内蒙古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朝天椒新品种。结果表明,博辣天骄1号折合亩产2 916.7 kg,转红率达到91.0%;博辣天骄60折合亩产2 350.0 kg,转红率达到92.0%;艳椒465折合亩产2 451.7 kg,转红率达到88.6%;艳椒475折合亩产2 366.7 kg,转红率达到86.7%;艳椒485折合亩产2 450.0 kg,转红率达到87.2%。上述5个朝天椒新品种综合表现优异,可以在内蒙古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冀东地区鲜食糯玉米产量和 品质性状比较及品种筛选
娄菲, 李萌, 代鑫萌, 王健, 韩金玲, 贾银锁, 李向岭, 段会军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8): 59-63.  
摘要110)      PDF (502KB)(20)    收藏
以15个糯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糯玉米品种在同一地区种植的产量、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①产量各性状在品种间变幅差异较大,籽粒总淀粉含量在品质性状间变幅最大,其他籽粒品质性状的变幅较小,均处在0.04~5.20之间。②食味品质总分与外观、风味、柔嫩性呈显著正相关,蔗糖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总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淀粉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余性状间均表现为相关不显著;籽粒弹性与籽粒硬度2相关不显著,其余性状间均表现出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③京科糯2000的食味品质总分、籽粒总淀粉含量和籽粒弹性均最高,斯达糯41和京科糯768的食味品质总分、籽粒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也较高。基于不同品种综合品质性状的表现,京科糯2000、京科糯768和斯达糯41可以推荐作为冀东地区的优选糯玉米品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影响稻米食味品质因素的研究进展
单智超, 陈富忠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11): 140-143.  
摘要109)      PDF (595KB)(31)    收藏
稻米食味品质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作者主要从稻米的基本理化性质如直链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方面,稻米食味相关的遗传基因如Wx基因、ALK基因和fgr基因,栽培管理条件如土壤、温度、光照、水肥管理等方面,以及收获加工贮藏如收割时期、干燥贮藏等方面对水稻食味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深入探讨可以为培育食味品质优良的水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宛花8号的 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李拴柱, 郑青焕, 宋江春, 王建玉, 张秀阁, 朱旭, 马瑜, 王宏豪, 刘民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11): 199-201.  
摘要109)      PDF (417KB)(18)    收藏
宛花8号是南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宛花2号为母本、花育5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珍珠豆型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该品种早熟性好、结果集中,蛋白质含量22.5%,粗脂肪含量50.49%,油酸含量76.95%,亚油酸含量4.63%,油酸亚油酸比值(O/L)16.62。2023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合在河南省花生种植区域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郑麦2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曹廷杰, 杨剑, 胡卫国, 张玉娥, 赵虹, 王西成, 李西臣, 邓根旺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8): 173-175.  
摘要106)      PDF (368KB)(7)    收藏
郑麦22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利用周麦22与百农AK58杂交的F1为母本,以偃展4110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出的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综合抗性突出。2019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在我国黄淮南片水地麦区具有良好的推广利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北京市密云区甘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高晓旭, 杨超, 戴宇婷, 王文荣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11): 11-13.  
摘要104)      PDF (686KB)(25)    收藏
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甘薯作为高产抗旱作物在密云区得到较快速发展,全区甘薯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5 000亩以上。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通过优质品种筛选与推广、优质种苗高效繁育与应用、轻简化栽培管理技术和甘薯产后贮藏保鲜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协同产前、产中、产后各领域发展,初步探索出了密云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路径,显著提升了密云甘薯产业技术水平。 但同时也存在育苗规模有待提高、连作病害发生重、机械化程度不高等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剖析密云甘薯产业发展优势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应从增强甘薯脱毒苗供给能力、提升甘薯贮藏水平、提高甘薯生产机械化程度、合理轮作等方面促进密云甘薯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2023年第11期目录及四封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11): 0-0.  
摘要102)      PDF (74616KB)(7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小麦新品种克春30号的 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代丽婷, 邵立刚, 车京玉, 马勇, 张起昌, 刘宁涛, 王志坤, 田超, 尹雪巍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8): 208-209.  
摘要100)      PDF (453KB)(4)    收藏
克春30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以龙05-590为母本、克涝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选择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于2023年5月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属于春性晚熟品种,生育期90 d左右,株高107.2 cm左右,千粒重34.2 g左右。2019-2020年平均产量为357.0 kg/亩,较对照品种垦九10号增产9.4%,具有丰产、中筋、耐湿、抗叶锈和秆锈病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春麦区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产业融合视角下新泰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现状及融合发展
李西玉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9): 7-10.  
摘要89)      PDF (618KB)(39)    收藏
本文作者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出发,对新泰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总结了新泰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探究制约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对策,为新泰及其他地区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高效融合注入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2022年常熟市水稻绿色 高质高效创建实践及思考
欧婷, 赵品恒, 金天翼, 仲嘉, 盛金元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11): 7-10.  
摘要89)      PDF (655KB)(30)    收藏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近年来,常熟市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求,以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为契机,大力推广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种植,集成应用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培育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地产大米品牌建设,有效推动了全市水稻生产高质量发展。当前常熟市水稻生产依然存在一些不足,笔者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新香粳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刘贺梅, 孙建权, 刘经纬, 胡秀明, 殷春渊, 王和乐, 张金霞, 张倩倩, 王书玉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9): 185-188.  
摘要88)      PDF (681KB)(28)    收藏
新香粳1号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东北优质品种盐丰47为父本,与本地自育高产优质品种新科稻35为母本进行杂交,通过阶梯杂交和多性状鉴定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稳产性好,品质优、具香味、口感好,适应性广,于2019-2021年参加河南省沿黄粳稻优良食味品种联合体试验,2022年通过河南省审定,适宜在河南省沿黄及鲁南、苏北等稻区种植。本文作者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高效栽培技术,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品种在适宜种植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或作为亲本利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配方施肥模式对南粳9108 产量和产投比的影响
朱珍勇, 高文道, 王晓云, 周明, 徐永忠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11): 56-59.  
摘要87)      PDF (604KB)(24)    收藏
为探究兴化市千垛镇水稻生产适宜的配方施肥模式,根据当地土壤肥力、大面积应用水稻品种及已有配方复合肥,设计了一种基于分次施肥方式的配方施肥模式,以探究该配方施肥模式在该地区的增产效果及产投比,以期为当地水稻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2021年,以南粳9108为材料,设计3种施肥模式,分别为配方施肥模式(T1)、传统施肥模式(T2)和不施肥模式(T3),开展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T3,T1和T2分别显著增产75.8%和66.7%;相较于T2,T1的产投比显著增加28.9%,这主要源于肥料总投入量的降低;T1和T2的产量无显著性差异。相较于T2,T1主要通过降低水稻生长前期肥料投入以减少分蘖发生数并提高茎蘖成穗率,同时通过相对增加水稻中后期肥料投入以增加每穗粒数形成大库容,并通过改善抽穗期至成熟期的光合势和叶面积衰减率以增加该阶段群体生长率及干物质积累量,最终获得较高产量。综上所述,在江苏省兴化市千垛镇,T1模式能够在实现水稻较高产量的同时增加产投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小麦品种鹤麦601的特征特性及 高产栽培技术
张素芬, 董红星, 杨国立, 马洪波, 夏海东, 刘海霞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10): 154-156.  
摘要84)      PDF (432KB)(5)    收藏
鹤麦601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选育的半冬性、中早熟、大穗型小麦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抗倒伏、适应性广等特点。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并根据近几年的推广经验,对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及该品种的进一步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临夏旱地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任佐录, 李海娇, 徐国平, 张志伟, 王玲琼, 王慧莉, 夏正林, 刘小琅, 何小琴, 朱琳花, 丁国文, 冯坤蓉, 史旦旦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11): 84-88.  
摘要83)      PDF (442KB)(35)    收藏
为了筛选出适宜临夏旱作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临夏州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于2022年引进宁薯19号、陇薯14号、中薯28号、定薯4号、青薯9号、云薯108等21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临薯18号、陇薯12号、中薯24号、定薯4号、中薯28号、陇薯7号、陇薯14号、陇薯10号这8个品种亩产量均在2 500 kg以上,其中临薯18号、陇薯12号、陇薯7号、陇薯14号、陇薯10号5个品种在临夏地区已有种植,可继续推广种植;中薯24号、定薯4号、中薯28号3个品种为新引进品种,可以进入下一年的筛选试验;宁薯19号、陇薯16号、中薯19号、天薯11号、天薯13号、定薯3号、陇薯15号、云薯108、青薯9号、陇薯17号、冀张薯12号、中薯5号、希森6号13个品种表现一般,可进入下一年筛选试验继续观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聊城市茌平区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杨静静, 辛婷婷, 张晓萌, 董艳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10): 66-68.  
摘要82)      PDF (586KB)(19)    收藏
为筛选出适宜在聊城市茌平区种植的小麦品种,于2021年在本区选择6个小麦品种进行种植比较试验,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小麦的产量、农艺性状、抗性。结果表明,6个试验小麦品种间产量存在差异性,表现为山农30>鑫瑞麦29>济麦22>登海206>山农46;千粒重、每穗粒数、有效穗数等农艺性状共同影响小麦产量,其中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每穗粒数次之;各品种抗性也存在一定差异,山农30抗病性尤为突出,其次为鑫瑞麦29,济麦22和登海206抗性中等。综合来看,山农30、鑫瑞麦29、济麦22品种抗病性好、产量高,本试验为上述品种在茌平区的推广种植提供了初步的数据支持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灌云县大豆玉米带状 复合种植大豆品种筛选试验
徐子媛, 唐玉林, 王东, 孙婷, 孟华堂, 钱光华, 朱礼科, 陈福清, 伏广成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8): 125-128.  
摘要81)      PDF (536KB)(10)    收藏
为筛选适宜灌云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本试验选用10个大豆品种为供试材料,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进行种植对比试验,研究不同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之间的差异,并从中筛选出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结果表明,徐豆18、灌豆1号这2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较好,徐豆18产量最高,达148.23 kg/亩,分枝多,荚数多,单株粒数多,单株产量高,田间表现好,无倒伏现象,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灌豆1号产量次之,达139.98 kg/亩,分枝较多,籽粒较大,百粒重大。徐豆18、灌豆1号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均表现较好,适宜在灌云县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条件下作为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开封地区大白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冯健起, 丁聪, 生园园, 蔡站立, 张沛, 张慧玲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11): 29-31.  
摘要80)      PDF (477KB)(14)    收藏
开封地区大白菜种植历史悠久,但近几年大白菜产业发展受到制约,栽培面积逐年减少,笔者旨在通过分析开封地区大白菜生产现状,探索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产业发展的建议,为开封地区大白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张家港市粮食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顾明柯, 吴在生, 许雨晨, 卢炎冰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9): 21-23.  
摘要79)      PDF (1048KB)(37)    收藏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张家港市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多年来持续对粮食产业进行投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表现为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规模经营比例高、先进技术深入推广、产业延伸增收增效。但同时也存在种粮积极性不稳定、种粮主体文化素质偏低、产业发展缓慢、生产能力存在短板等较为突出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破解当前粮食生产突出矛盾,从而促进张家港市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冬季羊肚菌轮作春季西瓜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于玉红, 张琳, 赵小龙, 赵津禾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9): 143-146.  
摘要79)      PDF (650KB)(51)    收藏
为了解决大棚冬季闲置问题,提高大棚土地的产出率和农民的种植收益,通过试验集成了冬季羊肚菌轮作春季西瓜高质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在实践生产中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满足农民持续增收的要求和民众对农产品安全、健康、高品质等多元化的需求。本文作者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大棚羊肚菌和西瓜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黑龙江省鲜食玉米产业分析及发展策略
孙善文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8): 6-7.  
摘要78)      PDF (709KB)(19)    收藏
鲜食玉米是黑龙江省助力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产业,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10,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本文作者对黑龙江省鲜食玉米的产业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策略,以期为促进黑龙江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玉米新品种宜单172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魏昌松, 许贵明, 雷松林, 向竭, 李绪清, 田甫焕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9): 174-176.  
摘要78)      PDF (574KB)(19)    收藏
湖北省西部山区地势复杂,高低悬殊,差异很大,玉米生长期间高温干旱、大风暴雨等各种极端天气及灰斑病、白斑病等病害发生严重,均是玉米安全生产的巨大障碍。宜单1728是宜昌市农科院针对生产实际问题,以高产、稳产、高抗、优质为育种目标,用自选自交系YC002作母本、双单倍体系(DH)Y14作父本杂交选育的,适宜在湖北省西部山区推广种植的优良玉米新品种,2021年通过湖北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主要高产栽培措施,为宜单1728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商丘市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王芳, 王宏青, 高丽霞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11): 17-19.  
摘要77)      PDF (588KB)(31)    收藏
花生是商丘市主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得到大力发展,面积达到12万hm2,单产也逐年增加,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发展产业之一。笔者结合商丘市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搞好优质花生的生产等方面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产业发展的对策,为商丘市花生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甜糯玉米品种华耐甜糯101的 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云, 陈坚剑, 吴振兴, 王婷甄, 吕桂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11): 189-193.  
摘要77)      PDF (528KB)(33)    收藏
华耐甜糯101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以H99-004为母本、Z2H4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甜糯玉米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高抗、广适等特点。2016-2017年在黄淮海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891.55 kg/亩,较对照增产12.74%;2018-2019年在贵州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925.95 kg/亩,较对照增产9.63%;2018-2019年在甘肃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 315.85 kg/亩,较对照增产16.10%;2018年在广西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758.0 kg/亩,较对照增产10.5%。经过接种鉴定,小斑病为MR(5级)、茎腐病为HS(50%)、矮花叶病为HS(92.5%)、瘤黑粉病为R(12.5%)、南方锈病为HS(9%)。品质分析表明,该品种粗淀粉含量68.52%,支链淀粉占粗淀粉含量的97.69%,皮渣率9.26%,品味鉴定88.14分。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生长生理参数的影响
白娟, 李广信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9): 48-52.  
摘要75)      PDF (1293KB)(79)    收藏
土壤氮素供应水平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探究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生长生理参数的影响,以京冬22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肥料处理,分析施氮对冬小麦株高、叶重、地上部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以显著提高冬小麦的株高,促进地上部生物量的积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但对叶片质量的影响有限。其中有机肥配施氮肥的高氮水平300 kg/hm2对冬小麦株高和叶片可溶性蛋白的提高最显著,有机肥配施氮肥的中氮水平200 kg/hm2对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积累的促进作用明显,单施无机肥的中氮水平200 kg/hm2对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最明显。说明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可以促进冬小麦的生长发育,本研究建议选择施氮量为200 kg/hm2的中氮水平,并辅以有机肥配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安化黑茶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及启示
熊吉秋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0 (9): 44-47.  
摘要75)      PDF (672KB)(31)    收藏
历史上,安化因茶建县;新时期,安化黑茶为实现立县扬名、强县富民做出了重大贡献。安化黑茶通过制度强基、科技赋能、文化铸魂、品牌增值等途径,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的“安化模式”,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各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推广的经验,坚持深化改革创新,科学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系统观念,妥善处理好战略产业与非战略产业之间的关系;坚持高质量发展,切实处理好产业规模与品牌保护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