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业科技通讯》官方网站!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杂志简介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在线投稿/查稿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审稿专家登录
主编登录
编辑登录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广告合作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阅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全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2021年河北省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
吕志强, 王文霞, 刘建兵, 刘晓梅, 谷峰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6
): 104-106.
摘要
(
1183
)
PDF
(292KB)(
32
)
可视化
通过对近年来河北省或国家审定的适宜在河北省推广种植的玉米新品种进行筛选试验,根据各参试品种的田间综合表现,重点汇总分析生育期、密度、产量、比对照增减产幅度、倒伏率、倒折率、空秆率等主要性状试验数据,按照高产、早熟、抗倒、耐密的筛选顺序,从中选出综合性状良好的品种,作为河北省的主要推介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乾育303PP和德科766这2个春播品种综合表现优良,适宜在河北省玉米春播区推广种植;希普18、蠡单20、京科999、裕丰801、乾育27和秋乐618这6个夏播品种综合表现优良,适宜在河北省玉米夏播区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小麦新品种苑丰12的选育及应用
杨玉魁, 王璐, 张梅霞, 张秋梅, 杨玉涛, 刘清瑞, 王桂凤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7
): 203-205.
摘要
(
1025
)
PDF
(749KB)(
31
)
可视化
苑丰12是由河南丰源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半冬性高产小麦新品种,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笔者总结了苑丰12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以利于该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70.5% 2甲·唑草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移栽水稻田一年生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的效果
曹丽萍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4
): 55-58.
摘要
(
847
)
PDF
(463KB)(
21
)
可视化
为了明确70.5% 2甲·唑草酮可湿性粉剂在水稻移栽田对一年生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特进行田间杂草防除试验,为高效防治水稻田杂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施药后30 d,70.5% 2甲·唑草酮可湿性粉剂30 g/亩、40 g/亩、50 g/亩、80 g/亩对三棱藨草的防效为91.5%~99.5%,对异型莎草的防效为93.1%~98.6%,对野慈姑的防效为92.2%~98.9%,对雨久花的防效为91.7%~99.2%,对泽泻的防效为89.7%~94.5%,对狼把草的防效为89.1%~98.4%;70.5% 2甲·唑草酮可湿性粉剂30 g/亩、40 g/亩、50 g/亩、80 g/亩处理的水稻田均无药害表现,水稻生长发育正常,对三棱藨草、异型莎草、野慈姑、雨久花、泽泻、狼把草有较好防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高产稳产大穗玉米新品种冀玉90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魏剑锋, 王宝强, 郭瑞, 李兴华, 宋粮, 张动敏, 张全国, 王江浩, 王立伟, 李荣改, 宋炜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9
): 170-173.
摘要
(
775
)
PDF
(888KB)(
8
)
可视化
冀玉902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冀PBA为母本、冀SW3-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大穗、耐瘠薄、粮饲通用等特点。适宜在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玉米新品种绥玉38的 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邵勇, 魏国才, 孙艳杰, 石运强, 刘英蕊, 邵珊珊, 南元涛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4
): 241-243.
摘要
(
680
)
PDF
(349KB)(
53
)
可视化
目前玉米种业的发展到了艰难时刻,育种难度越来越大,怎样才能选出适合市场、适合农户生产的玉米品种,成为了育种人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这种需求情况及黑龙江省早熟春玉米区气候特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育种团队通过多年的努力,利用选育的优良自交系进行杂交组配,选育了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机收的品种,并且开展了多年多点的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具有高产、抗逆、稳定性好,适合机械化生产的玉米品种绥玉38。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优质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 万糯18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周海, 丁守斌, 郭少臣, 赵一安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4
): 255-257.
摘要
(
662
)
PDF
(439KB)(
41
)
可视化
万糯188是河北华穗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W67为母本、W8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白色甜糯玉米新品种,于2020年通过国审。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玉米品种科腾918的 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刘辰华, 王晓平, 贠清峰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7
): 196-197.
摘要
(
583
)
PDF
(746KB)(
14
)
可视化
科腾918是河北科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自交系M50为母本、自交系GH53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株型半紧凑,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产量高、品质好、耐密、适应性广,脱水快、适宜机械化收获籽粒,于2018年9月通过国家审定,在黄淮海夏玉米区推广前景好。本文作者对玉米品种科腾91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国审玉米新品种美佳禾320的选育
高洪敏, 周旭梅, 宁家林, 徐娥, 李方明, 何晶, 仇真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7
): 189-192.
摘要
(
529
)
PDF
(721KB)(
9
)
可视化
玉米新品种美佳禾320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14年在海南以自选系丹3145为母本、自选系丹314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单交种。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试验表明,美佳禾320具有高产、抗茎腐病、抗倒伏、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10℃活动积温2 800℃以上的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域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郓豆1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张小燕, 王文良, 李娜娜, 蒲艳艳, 丁汉凤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10
): 214-216.
摘要
(
488
)
PDF
(388KB)(
17
)
可视化
本文作者总结了郓豆1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主要创新点,在多年多点示范种植基础上集成了郓豆1号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主要包括根据地力条件和品种特性选种、种肥同播、精播机播种,并在苗期、花荚期、鼓粒期及时进行病虫草害管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国审机收籽粒玉米新品种 粒农301的选育
陈同, 王伟莉, 孟宪敏, 楚振嵩, 朱盛安, 王峰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4
): 231-232.
摘要
(
464
)
PDF
(252KB)(
38
)
可视化
粒农301是新乡市粒丰农科有限公司以选育早熟、脱水快、高抗倒伏、抗病宜机收种质为育种目标,培育出自交系Y28-1和H662,以自育自交系Y28-1作母本、H662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7-2018年参加了国家黄淮海夏播玉米机收籽粒组审定试验,表现籽粒含水量低、高抗倒伏、高产,达到了国家机收籽粒玉米审定标准,于2021年12月通过国家审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高产稳产多抗小麦新品种邯农369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刘洪泉, 王瑞文, 赵瑞峰, 董永民, 邢红霞, 高五洲, 祁耀正, 董建惠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7
): 214-216.
摘要
(
429
)
PDF
(713KB)(
11
)
可视化
邯农3698是邯郸开发区第一原种场于2009年以邯农1412 为母本、邯农101为父本杂交组配,采用系谱法选育的半冬性中熟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6-2019年参加了河北省冀中南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籽粒饱满、熟相好、抗性强、高产稳产。2020年通过河北省审定。该品种2020-2021年在邢台、邯郸、石家庄、衡水等多地示范种植过程中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抗倒、抗寒、落黄好。本文作者介绍了邯农3698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021年东台市优质高产 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杨玉萍, 花劲, 郜微微, 朱秋兵, 薛根祥, 王国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4
): 155-158.
摘要
(
360
)
PDF
(439KB)(
19
)
可视化
为了研究和掌握不同水稻品种的特征特性,筛选出适宜东台市种植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好的水稻新品种,2021年东台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以南粳5718、金香玉1号、南粳9108、泗稻301等10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对各品种生育期、茎蘖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抗逆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南粳5718、南粳9108、金香玉1号、泰香粳1402这4个品种产量潜力较高,综合表现较优,可以在东台地区进一步示范种植并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 玉米品种的综合评价
张中伟, 杨海龙, 付俊, 谢文锦, 李方明, 高旭东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6
): 30-34.
摘要
(
325
)
PDF
(498KB)(
13
)
可视化
为综合评价东华北春玉米组的33个参试玉米品种,选取14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系统比较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并筛选优质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倒伏(折)率、空秆率、秃尖长的变异系数较大,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通过选取前5个主成分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应用聚类分析进行验证,将33个玉米品种分为3类,筛选出金园23和吉农玉1898两个优质玉米品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圣豆32的 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李春燕, 刘传祥, 曹基秋, 岳鹏, 胡晓青, 王书平, 黄发领, 王孟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7
): 219-221.
摘要
(
325
)
PDF
(458KB)(
17
)
可视化
圣豆32是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徐豆18为母本、菏豆1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熟、高蛋白、籽粒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宜在山东南部、河南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2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周超, 马宝新, 王俊强, 刘海燕, 孙善文, 韩业辉, 许健, 于运凯, 徐婷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11
): 163-166.
摘要
(
318
)
PDF
(492KB)(
7
)
可视化
嫩单24是黑龙江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以高产、优质、多抗为选育目标,于2013年以自育自交系KG28623为母本、自育自交系PY1M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2022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10℃活动积温2 600℃以上区域种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本文作者介绍了嫩单24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适应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优质玉米新品种吉禹619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李洪刚, 杨立东, 越刚, 陈国弟, 尚慧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5
): 236-238.
摘要
(
306
)
PDF
(401KB)(
11
)
可视化
吉禹619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与吉林德禹种业联合创制的高产、多抗、优质、广适玉米新品种,其来源为“DY534×DY966”。笔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并对其配套栽培技术进行阐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夏播大豆品种中黄203 最佳种植密度比较试验
续连杰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6
): 113-115.
摘要
(
295
)
PDF
(341KB)(
11
)
可视化
为确定夏播大豆品种中黄203在房山区的适宜种植密度,本试验设置5个密度梯度处理,进行植株性状、田间表现及产量的比较。结果表明,最佳种植密度为12 000株/亩,亩产206.75 kg,此密度处理下中黄203群体结构和个体植株处于较合理、协调的状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国审小麦品种濉1309产量相关参数分析
周浩, 黄岩, 周素英, 高美荣, 张存岭, 赵彬, 王莉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6
): 62-64.
摘要
(
286
)
PDF
(329KB)(
9
)
可视化
利用丰乐—新世纪联合体黄淮南片3年67点次试验数据,对参试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濉1309比对照显著增产,产量离优度低于参试种平均值和对照,丰产性突出;在变异系数分析中,高稳系数高于参试种平均值和对照,表现出在高产前提下稳产性强;适应度高于参试种平均值近20个百分点,≥2%的增产点率超过80%,回归系数接近1,在皖豫苏陕分别统计,3年均增产且增产率超过4.5%;抗冻抗倒,适应性较广;三要素协调,产量与有效穗数、千粒重显著正相关,通径系数以直接作用为主,依次为千粒重>有效穗>每穗粒数。濉1309是适合黄淮南片进一步推广利用的突破性小麦新品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2个水稻品种在荆门的比较试验
喻小兵, 杨蓉妮, 李琴, 杨兴柏, 夏振华, 丁小婷, 龙永红, 贺小芹, 文彬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6
): 76-78.
摘要
(
283
)
PDF
(302KB)(
22
)
可视化
为筛选出适宜荆门区域种植的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好、适应强的水稻品种,从安徽绿亿种业引进12个水稻新品种在荆门开展小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有6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叶瘟、穗颈瘟、白叶枯病发生轻,外观米质好,抗倒性强。其中昱两优锦禾、昱两优126增产效果极显著,徽两优香晶丝苗增产显著,两优3806、文两优慧丝、旱香妃1号产量增加2%~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高油大粒大豆丹豆23选育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荆宇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5
): 279-281.
摘要
(
237
)
PDF
(391KB)(
8
)
可视化
丹豆23是由丹东农业科学院以岫豆2003-3为母本、铁豆6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高油大粒大豆新品种。该品系籽粒粗蛋白含量41.13%(干基),粗脂肪含量22.55%(干基),百粒重24.7 g,2020年6点次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31.3 kg。于2021年5月通过辽宁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总结了其配套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鲁西南麦茬水稻品种筛选 及其产量和品质特性研究
袁兴旺, 薛芳, 姚辉春, 姜艳芳, 郭涛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6
): 79-82.
摘要
(
234
)
PDF
(465KB)(
14
)
可视化
为筛选出适宜在鲁西南地区麦茬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以6个新引进的水稻新品种为试验材料,以润农11为对照,从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品质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润农11的产量最高,从综合性状和产量上分析,JD-1是较适合鲁西南麦茬机插秧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JD-6是较适合鲁西南麦茬直播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基于AMMI模型的 玉米品种稳产性评价分析
谢文锦, 李宁, 杨海龙, 付俊, 李方明, 张中伟, 高旭东, 丰光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7
): 37-40.
摘要
(
234
)
PDF
(1178KB)(
8
)
可视化
利用AMMI模型对2020年辽宁省中熟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以期能够全面有效地评价各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筛选出适宜辽宁省种植推广的优良玉米品种。AMMI模型分析结果表明,g7(TF1901)、g11(ZT1601)和g1(辽盛禾198)是丰产性好、稳定性高的优良品种,适宜在辽宁省大部分生态区推广种植。g2(S918)、g6(铁3109)、g8(沅锡101)和g9(铁研3103)平均产量较高,产量稳定性居中,在其适宜的生态种植区推广丰产性较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浚单65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卢国伟, 李长建, 王良发, 徐国举, 章慧玉, 张素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10
): 177-179.
摘要
(
230
)
PDF
(767KB)(
10
)
可视化
浚单658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浚58为母本、自选系浚G6Y6-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浚单658突出表现为株高穗位低、耐密抗倒性强、综合抗性强、淀粉含量高、籽粒品质好、丰产性强等特点,适宜在黄淮海夏播区域种植。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2021年通过河南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播期与密度对洛豆1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晏云, 李林, 亢江飞, 方社法, 陈颖民, 郭建秋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10
): 121-124.
摘要
(
230
)
PDF
(1002KB)(
12
)
可视化
为探索大豆品种洛豆1号的最佳播期和密度,充分发挥其高产优势,以洛豆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播期:5月28日、6月12日和6月27日,密度:13.5万株/hm
2
、16.5万株/hm
2
、19.5万株/hm
2
和22.5万株/hm
2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洛豆1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播期与密度。结果表明,在现有播期和密度下,播期的变化对主茎节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影响不大。随着播期的推迟,株高、有效分枝数、总荚数、无效荚数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底荚高、单株粒重、产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密度的变化对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无效荚数影响不大。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底荚高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总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播期对洛豆1号产量的影响要比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大。洛豆1号高产栽培适宜播期为6月中下旬,适宜种植密度为16.5万~19.5万株/hm
2
,其中播期6月27日、密度16.5万株/hm
2
处理组合产量最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不同药剂防治朝天椒 病毒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阎淑滑, 张瑞花, 郝晓昭, 陈建芳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4
): 193-195.
摘要
(
227
)
PDF
(360KB)(
27
)
可视化
为了有效控制朝天椒病毒病的发生,进行了31%寡糖·吗胍可溶粉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2%香菇多糖水剂防治朝天椒病毒病试验,在朝天椒病毒病发病初期开始喷雾防治,每隔6 d施药 1次,连续施药3次,药后14 d进行防效分析。结果表明,以31%寡糖·吗胍可溶粉剂600倍液处理的防效最好,达84.86%,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且对朝天椒安全性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石嘴山市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刘刚, 杨雨翠, 李志, 王学文, 刘翔如, 陈淑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5
): 23-25.
摘要
(
223
)
PDF
(630KB)(
17
)
可视化
近年来,石嘴山市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要求,全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落实,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了负增长,但在实际工作推进中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为实现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持续减量,本文作者提出了石嘴山市化肥农药减量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化肥、农药零增长,促进节本增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小豆品种冀红18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崔强, 周洪妹, 王国辉, 段雁涛, 刘青会, 徐海娜, 柳术杰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4
): 265-267.
摘要
(
199
)
PDF
(430KB)(
38
)
可视化
冀红18号是保定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小豆品种。该品种是以B1668(日本红小豆)为母本、保红9817-16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后代选择采用改良集团选育法与系谱法,于2013年选育而成,2018年通过河北省品种鉴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在河北省区域试验2年16点次平均产量较对照(冀红9218)增产7.23%;商品性状好,籽粒红色、有光泽、粒形整齐,符合市场和外贸出口需要;结荚集中、成熟一致,主茎分枝角度较小,抗倒性强,不落荚,不炸荚,适合一次性收获;适宜区域广,该品种适合在河北、北京、河南、山东、辽宁、内蒙古等多地适宜生态区种植。根据其特性,从2013年开始对该品种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集成了一套冀红18号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并随新品种推广应用于生产,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充分发挥新品种潜力,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 郧单2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余长平, 周华平, 刘永忠, 叶青松, 吴承国, 李永学, 王致云, 唐余成, 柯磊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4
): 226-228.
摘要
(
188
)
PDF
(390KB)(
59
)
可视化
郧单23是十堰市农业科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以自交系YML116为母本、DSQ4为父本组配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20年通过湖北省审定。该品种丰产性高、稳产性好、品质优、抗逆性强。在2018-2019年湖北省玉米山区组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产量为11 334.30 kg/hm
2
,比对照华玉11增产4.91%。笔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樱桃番茄套种嫁接苦瓜与生菜轮作栽培技术
於维维, 林燚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5
): 289-291.
摘要
(
185
)
PDF
(458KB)(
3
)
可视化
台州市路桥区樱桃番茄以单作模式为主,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探索了多种轮作、套种模式。本文作者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樱桃番茄套种嫁接苦瓜与生菜轮作栽培模式,该模式每亩总产值4.44万元,纯收入2.56万元/亩,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优质强筋小麦陕禾1028的最适播期播量研究
王国兴, 雷军, 高敏, 雷格丽, 冯毅, 范春燕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10
): 54-57.
摘要
(
183
)
PDF
(1046KB)(
12
)
可视化
为给优质强筋小麦陕禾1028高产栽培技术提供数据支撑,探索了其在陕西关中地区的最佳播种时期和播种量。采用裂区试验方法,在2019-2021年进行了2个年度的播期播量研究,分析在9月30日、10月7日、10月16日,10月24日4个播期,以及180万/hm
2
、240万/hm
2
、300万/hm
2
、360万/hm
2
4个播量(基本苗)及其互作条件下对陕禾1028产量及产量三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陕禾1028适宜的播期为10月7~16日,适宜的播量为240万/hm
2
。最佳播期、播量为10月7日、240万/hm
2
。在此播期、播量下,产量潜力可以达到11 355.6 kg/hm
2
。陕禾1028的产量三要素中,千粒重和穗粒数年度间较稳定,成穗数随种植环境变化较大,适度提高成穗数有利于提高产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藜麦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增殖试验
田娟, 加央多拉, 张曼, 孙墨可, 董玉迪, 王春龙, 李春花, 贾云峰, 郭来春, 魏黎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4
): 114-119.
摘要
(
173
)
PDF
(1143KB)(
13
)
可视化
为了给藜麦再生组培和快繁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技术支撑,为藜麦优质基因资源的发掘、功能验证和藜麦分子遗传育种奠定基础,以白城市农业科学院系选品系藜麦(编号:2013-BL113)和台湾红藜为试验材料,对藜麦茎段、子叶不同外植体在不同培养基上对愈伤组织诱导效果进行比较,同时对茎段的愈伤组织增殖体系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最佳外植体为茎段, 2个品种在MS和C17培养基2,4-D 浓度在0.4~2.0 mg/L中用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都为100%;MS和C17相比,MS培养基更适合藜麦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台湾红藜子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 +1.6 mg/L 2,4-D,2013-BL113子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1.2 mg/L 2,4-D。在愈伤组织增殖优化试验中,不同藜麦品种最佳增殖培养基不同。台湾红藜最优增殖组合为A1B3C1D3,增殖率为797.89%。2013-BL113最优增殖组合为A1B1C1D1,增殖率为300.00%。6-BA对藜麦愈伤组织的增殖率影响最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个葡萄新品种在乌鲁木齐地区的引种表现评价
梁武军, 韩富庆, 曹彦奎, 张成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5
): 208-210.
摘要
(
170
)
PDF
(372KB)(
2
)
可视化
2019-2021年对蜜光、苏欣一号、蜜儿脆、新郁、蓝宝石5个品种进行引种试验,通过比较其在乌鲁木齐露地栽培条件下的表现,筛选出适宜在北疆地区栽培的优良葡萄品种,以优化丰富北疆葡萄品种结构。结果表明,新郁、苏欣一号、蜜儿脆可在乌鲁木齐地区推广种植,蜜光和蓝宝石葡萄可作为特色品种适当种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华粳11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滕志英, 陈素芳, 乔红梅, 陈英, 屠灿英, 李建芹, 周凤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9
): 190-192.
摘要
(
161
)
PDF
(856KB)(
6
)
可视化
华粳11号系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10年以华粳0556为母本、淮稻5号为父本开始杂交配组,连续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叶形态好、分蘖性强、熟相好、优质、综合抗性好等特点,于202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稻区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十堰市青贮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秦光明, 周刚, 杨虎, 陈光勇, 唐余成, 崔鹏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6
): 10-13.
摘要
(
159
)
PDF
(604KB)(
20
)
可视化
从种植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发展、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阐述了十堰市发展青贮玉米产业的意义,介绍了十堰市畜牧业发展现状。从生产布局、发展模式、种植方式、科研进展等方面介绍了十堰市青贮玉米生产现状。指出品种选择不科学、栽培技术不规范、机械化水平低、储藏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提出加大宣传培训、加强科研攻关、提高机械化水平、科学选择品种、规范栽培技术、科学布局、优化耕作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全产业链发展等产业发展对策,推动十堰市青贮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玉米品种伊单131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徐婧, 杜永春, 刘小燕, 王石清, 燕奕璇, 梁艳, 王杰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11
): 193-195.
摘要
(
157
)
PDF
(440KB)(
7
)
可视化
伊单131是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和鄂尔多斯市满世通科技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12年以HN178为母本、HN14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晚熟玉米杂交种,2017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该品种高产、优质,抗大斑病、弯孢叶斑病、玉米螟、丝黑穗病、镰孢茎腐病等多种玉米病虫害,抗倒抗逆性强。本文作者介绍了该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粮饲兼用型玉米的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丰产稳产广适玉米新品种LG161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殷满清, 李国斌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11
): 211-213.
摘要
(
148
)
PDF
(348KB)(
5
)
可视化
LG1611是丹东市国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交系Y66为母本、Y94为父本组配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东华北中熟组)。该品种稳产高产,综合抗性好。2019-2020年参加国家东华北春玉米中熟组统一试验,2年平均产量13 320.0 kg/hm
2
,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3.1%。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对其主要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水稻育秧基质筛选及育秧技术研究
门洪文, 陆广梅, 卢旭鹏, 吕清章, 孔凡荣, 曹成龙, 张甲生, 马盼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4
): 143-145.
摘要
(
146
)
PDF
(385KB)(
52
)
可视化
本试验设置6个基质配方,结合不同配方基质所育水稻秧苗的农艺性状、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筛选出了适宜水稻育秧的专用基质配方,草炭、土壤、珍珠岩、蛭石、有机肥、辅料比例为6∶1∶1∶1∶0.5∶0.5。得出水稻种子暗室催芽最适温度为32℃,最适相对湿度为90%;水稻秧苗炼苗最适温度为1叶1心期28℃,2叶1心期之后降为2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玉米新品种丹农玉786的选育
宁家林, 高洪敏, 杨雨明, 周旭梅, 李方明, 徐娥, 何晶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5
): 233-235.
摘要
(
139
)
PDF
(342KB)(
15
)
可视化
丹农玉786是丹东农业科学院2014年冬季在海南以自选系丹N6B16为母本、丹L359为父本组配的玉米单交种。2021年通过国审。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耐密植等特点,适应性广,适宜在≥10℃活动积温2 700℃以上的西北春玉米区域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裸燕麦品种晋燕2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浩楠, 韩启亮, 张成龙, 王星醒, 景玉川, 王毅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4
): 244-246.
摘要
(
135
)
PDF
(459KB)(
12
)
可视化
晋燕21号是由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五寨站以自主创新的皮裸杂交后代‘9306-11’为母本,五寨莜麦‘三分三’为父本,通过种间杂交,采用系谱法历经6年选择、鉴定培育而成的中晚熟品种。2014-2015年2年区域性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318.3 kg/hm
2
,较对照晋燕8号平均增产8.8%,表现出高产、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的特点。2015年12月通过山西省审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020-2021年安徽省中籼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张俊江, 马晓春, 范凌, 高前宝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0 (
7
): 72-77.
摘要
(
134
)
PDF
(1074KB)(
12
)
可视化
为鉴定、评价水稻新品种在安徽省中籼稻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为安徽省中籼稻区水稻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于2018年开展安徽省中籼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至今,本文作者分析了2020-2021年阶段试验的结果。结果表明,桥两优569、桥两优369、科香优269、9两优香油占和金竹丝苗等5个品种综合表现突出,适宜在安徽省中籼稻区进行示范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