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业科技通讯》官方网站!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杂志简介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在线投稿/查稿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审稿专家登录
主编登录
编辑登录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广告合作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阅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粳稻新品种龙平386的选育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杨晓贺, 吴彦龙, 姚亮亮, 高雪冬, 张茂明, 邱磊, 王自杰, 张家智, 丁俊杰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6
): 156-159.
摘要
(
527
)
PDF
(1023KB)(
23
)
可视化
收藏
龙平386是黑龙江省莲江口种子有限公司以龙粳31为父本、龙平3118为母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2022年6月通过黑龙江省审定。龙平386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130 d,株高93.0 cm,整精米率 73.7%~73.9%,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
不同生育时期喷施芸乐收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吴兰田, 冯素明, 何佳伟, 宋佳敏, 杜小凤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6
): 61-64.
摘要
(
341
)
PDF
(958KB)(
21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不同时期喷施芸乐收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涟水县开展了芸乐收喷施效果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返青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各喷施1次芸乐收可有效提高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最好,亩增产116.4 kg,增产率为23.74%;返青期喷施芸乐收能有效促进小麦分蘖,使有效穗数增加;孕穗期喷施芸乐收能有效促进小麦穗粒数的增加;灌浆期喷施芸乐收则更有利于小麦千粒重的提高。在返青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各喷施1次芸乐收还可改善小麦籽粒品质,小麦籽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含量降低了35.7%,淀粉直支比、沉淀值和湿面筋含量均有所降低,但提高了小麦籽粒容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
高产玉米新品种金玉111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师范生, 贾志强, 李壵, 撖晓东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7
): 144-147.
摘要
(
276
)
PDF
(847KB)(
13
)
可视化
收藏
金玉111是安泽县金玉玉米育种有限公司于2010年冬以自育系J-27为母本、自育系W-1为父本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综合抗性突出、适应性广泛等特点,2023年通过山西省审定。适宜在山西省南部夏播区种植,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本文作者对金玉111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旨在为该品种的合理布局和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4.
玉米新品种盈满618的选育及制种与栽培技术
徐红霞, 李庆利, 李金峰, 赵德营, 杨华, 刘骏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6
): 162-164.
摘要
(
258
)
PDF
(1316KB)(
27
)
可视化
收藏
盈满618是以自选自交系HJ75-321为母本,以自选自交系HJ295-3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23年通过河南审定并进行了科技成果登记。盈满618突出表现为茎秆坚韧、根系发达、高抗倒伏倒折、综合抗性好、丰产稳产性好等。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品种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制种技术要点及配套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5.
优质高产香稻品种绥粳13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刘立超, 门龙楠, 孙中华, 谢树鹏, 魏中华, 宗天鹏, 董晓慧, 符强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8
): 188-191.
摘要
(
227
)
PDF
(655KB)(
17
)
可视化
收藏
绥粳13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以绥粳15/绥粳12为母本、五优稻4号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优质、早熟、多抗、香型、长粒,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2023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2023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6.
国审小麦新品种众信麦99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书民, 崔国光, 陈洋, 李海平, 张绍娟, 文韶华, 赵丹丹, 郭军光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10
): 185-187.
摘要
(
225
)
PDF
(1604KB)(
20
)
可视化
收藏
众信麦998是河北博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众人信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莱州137为母本、众信5072为父本杂交组配联合选育的半冬性、中熟、大穗型品种,该品种具有穗大粒多、低秆抗倒、抗寒抗病、广适高产的特点。于2021年同时通过黄淮南片和黄淮北片“双国审”,2024年通过河北省(冀中北)审定,2024年通过天津市引种备案。该品种2021年实打实收,亩产898.26 kg,创造全国小麦高产纪录;2022年实打实收,亩产981.10 kg,再次刷新全国小麦高产纪录;2023年实打实收,亩产928.49 kg,连续3年保持全国小麦高产冠军。本文作者阐述了众信麦998的选育及主要高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7.
高产玉米新品种丰乐711的选育及栽培和制种技术
徐四静, 王利明, 佘宁安, 刘芳, 盛玉凤, 崔明亮, 李海良, 高守宜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7
): 165-169.
摘要
(
211
)
PDF
(1377KB)(
18
)
可视化
收藏
丰乐711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利用自选系F129A为母本、L525A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等优良性状,于202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作者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和制种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8.
早熟抗病高油油菜品种得中油339的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
殷德中, 范小平, 瞿利英, 梁小军, 向晓强, 张海铭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5
): 193-195.
摘要
(
210
)
PDF
(702KB)(
52
)
可视化
收藏
得中油339是汉中市得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用不育系D1A与恢复系D1R组配选育成的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2015-2018年在我国西南冬油菜区多点区域试验中表现优秀,在2015-2017年度平均产量为2 873.03 kg/hm
2
,比对照秦油10号增产5.45%;在2016-2018年度平均产量为3 310.65 kg/hm
2
,比对照蓉油18增产9.83%。全生育期219.8 d,比对照早熟2.2 d,抗病性好,含油量45.71%,芥酸0.18%,硫苷14.81 μmol/g。2019年通过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本文作者介绍了得中油339的选育过程和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9.
施用不同肥料对小麦产量、籽粒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马红坤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7
): 33-36.
摘要
(
206
)
PDF
(964KB)(
37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小麦生产中不同肥料的施用效果,以腐植酸缓释掺混肥、有机肥、小麦专用肥为试验材料,以化肥为对照,通过测定小麦籽粒品质、灌浆期旗叶光合能力、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土壤养分指标等数据,确定适宜的施用肥料种类。结果表明,腐植酸缓释掺混肥处理下小麦籽粒容重、硬度指数、蛋白质含量及湿面筋含量最高,较对照分别高出6.1%、43.0%、32.4%;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最高,较对照分别增加19.8%、12.7%、12.7%、27.6%;叶片净光合速率、SPAD最高,较对照分别升高32.1%、6.1%;在成熟期腐植酸缓释掺混肥处理土壤氮磷钾含量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12.6%、17.1%、21.1%。综上所述,腐植酸缓释掺混肥能够有效地提高小麦籽粒品质、叶片光合功能、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0.
12个芝麻品种在漯河地区的适应性分析
卫松山, 吴鹤敏, 刘美茹, 郑磊, 张仙美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10
): 99-103.
摘要
(
190
)
PDF
(494KB)(
13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出适宜在漯河地区推广种植的芝麻品种,本研究以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2个芝麻品种和9个引进芝麻品种为试验材料,以豫芝4号为对照进行筛选试验。通过比较不同芝麻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逆性及产量表现,了解不同芝麻品种在漯河地区的丰产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11个芝麻品种中,漯芝22号产量最高,为1 615.1 kg/hm
2
,比对照增产19.60%,单株蒴果数多,蒴粒数多,高抗枯萎病和茎点枯病,抗倒性和耐渍性强;商芝1306产量居第2位,为1 554.4 kg/hm
2
,抗枯萎病和茎点枯病,抗倒性和耐渍性较好;漯芝23号产量居第3位,为1 504.9 kg/hm
2
,高抗枯萎病和茎点枯病,抗倒性强,耐渍性较好。由此可见,漯芝22号、商芝1306和漯芝23号这3个品种丰产性、适应性好,适宜在漯河地区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1.
国审玉米新品种榜玉20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刘芳, 郭志有, 徐四静, 马小川, 杜春秀, 卢宏兵, 隋远鹏, 宋儒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8
): 167-169.
摘要
(
180
)
PDF
(475KB)(
16
)
可视化
收藏
榜玉201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FA126为母本、FA3069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抗逆性强、抗倒性突出、适应性广等性状,综合表现突出。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推广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榜玉201的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2.
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国际风险与防范措施
魏勇军, 刘春光, 黄毅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8
): 51-55.
摘要
(
178
)
PDF
(1061KB)(
30
)
可视化
收藏
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的福祉。新形势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了更多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我国粮食安全还面临关税及非关税壁垒、俄乌冲突、全球性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带来的国际风险。在防范措施方面,通过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提升我国粮食安全的话语权;通过拓展我国主粮进口来源,增强全球粮食供应链韧性;通过建立全球粮食安全信息监测系统,预警各类外生风险的冲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3.
宁夏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席娜, 周小平, 高东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5
): 4-8.
摘要
(
171
)
PDF
(1025KB)(
34
)
可视化
收藏
宁夏是全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典型代表区域和资源优势突出的“天然药库”。本文作者采用查阅历史文献、实地走访中药材企业和种植户的方式,对宁夏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进一步摸清了宁夏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潜力及趋势,提出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并从提高认识、生态栽培模式创新、产业链规划布局、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产学研协作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宁夏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4.
8个开麦新品种(系)筛选试验
杨丹丹, 赵国轩, 苏亚中, 孔欣欣, 韩雪, 赵鹏飞, 金建猛, 赵国建, 邱学领, 于俊杰, 沈跃鹏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7
): 41-45.
摘要
(
171
)
PDF
(981KB)(
45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尽快筛选出适合开封地区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系),以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自主选育的8个新品种(系)作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小麦新品种(系)筛选比较试验,对其产量及构成因素、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抗病抗逆性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的产量变幅为7 647.95~8 735.00 kg/hm
2
,以开麦1917产量最高,达8 735.00 kg/hm
2
,较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14.21%,居参试品种第1位;开麦1915产量次之,达8 697.20 kg/hm
2
,较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13.72%,居参试品种(系)第2位;开麦1701产量8 696.00 kg/hm
2
,较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13.70%,居参试品种(系)第3位。开麦1705和开麦208叶锈病发病最轻,轻度感染白粉病,赤霉病发病严重度低,表现出高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抗病抗逆性好。开麦1917、开麦1915、开麦1701、开麦208、开麦1705综合表现突出,抗倒、抗病、抗冻、耐旱,适应性强,生产三要素协调,增产潜力大,商品性优,有极高的推广价值,适宜作为主要小麦品种(系)在开封地区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5.
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胜丰16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刘雪平, 崔英, 曹福中, 苏建军, 张静春, 常国有, 姬敏嘉, 杨杰, 李笑尘, 孙宇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5
): 166-168.
摘要
(
169
)
PDF
(772KB)(
26
)
可视化
收藏
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胜丰162是鄂尔多斯市胜丰种业有限公司以HN138为母本、HB2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9年5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具有高产、优质、广适的特点。本文作者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旨在为该品种的生产推广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6.
优质强筋专用小麦新品种科兴3302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张坤普, 曹朋波, 郑细山, 张丹丹, 梁欢, 王道文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12
): 134-136.
摘要
(
165
)
PDF
(676KB)(
20
)
可视化
收藏
科兴3302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河南农业大学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培育的优质强筋专用小麦新品种,于2021年6月通过了河南省审定,2022年通过了江苏省、陕西省的引种备案,并已获得国家新品种权保护。该品种具有品质好且稳定、高产稳产、抗病、氮磷养分利用率高等特性。本文作者对科兴330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7.
开封市优质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苏亚中, 赵国轩, 杨丹丹, 孔欣欣, 韩雪, 赵鹏飞, 金建猛, 赵国建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8
): 56-59.
摘要
(
159
)
PDF
(773KB)(
20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适宜开封市推广种植的优质小麦新品种,指导当地优质小麦生产和品种布局,于2022-2023年在本地区选择11个近年审定的优质小麦品种进行种植比较试验,综合比较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抗逆性和产量。结果表明,11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相近(226~229 d),综合抗病性较好,仅发生叶锈病病害且反应型均为3级(中抗);周麦36和豫农908的抗倒性好,洛麦47的抗寒性差,西农20的穗发芽率最高(9%),其他品种的抗倒性、抗寒性均为中等,且穗发芽率较低(≤5%);郑麦139、周麦36、福穗3号和豫农908的产量优势明显,均比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综上可知,郑麦139、周麦36、福穗3号、豫农908 4个小麦品种的生育期适宜、综合抗性好、产量高,适宜在开封地区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8.
巨鹿县金银花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
许洪源, 储欣哥, 王斌, 王建忠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5
): 31-33.
摘要
(
158
)
PDF
(1160KB)(
31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巨鹿县为加强金银花产业的发展,推出了“金银花产业人”特色劳务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帮助种植农户增产增收。通过分析我国金银花产业及巨鹿县金银花产业发展现状,发现目前巨鹿金银花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如种植管理不规范、机械化程度低、深加工能力不足及销售渠道不够稳定等问题,为提升巨鹿县金银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扩大金银花产业发展规模,本文作者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助推金银花产业实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9.
小麦耐盐种质研究方法及进展
魏海鹏, 梁晓东, 曾潮武, 李建疆, 刘俊, 马兴国, 贾永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6
): 143-146.
摘要
(
153
)
PDF
(598KB)(
29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受工业发展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次生盐碱地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威胁粮食的产量和品质,而培育、种植耐盐品种是目前缓解土地盐渍化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本文作者归纳了小麦耐盐种质资源发掘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概括了国内外盐渍化土壤分布现状、土壤盐渍化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小麦耐盐性研究方法、进展和小麦耐盐相关基因的QTL定位研究进展,总结了小麦耐盐种质筛选方法及小麦耐盐相关QTL定位。研究小麦各生育期耐盐的相关性状,筛选耐盐小麦种质资源,挖掘与耐盐相关的基因位点,可以为小麦耐盐育种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0.
高产优质绿色玉米新品种战玉002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佘宁安, 李海良, 马小川, 任正鹏, 崔明亮, 王利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9
): 163-165.
摘要
(
151
)
PDF
(733KB)(
75
)
可视化
收藏
战玉002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冬季在海南以FA22C为母本、NG870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新品种,具有综合抗性强、品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绿色环境友好等特点,于2023年通过黄淮海夏播区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战玉00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1.
南阳市智慧农业发展路径探究
左非凡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7
): 4-8.
摘要
(
140
)
PDF
(759KB)(
56
)
可视化
收藏
智慧农业是将传统农业与智能化、数字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模式。南阳市作为联通中部三省的重要地级市,研究如何制定南阳市智慧农业发展路径,不仅可以帮助南阳市农业完成从传统农业到智慧农业的转型,而且可以为其他中部地市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作者通过梳理南阳市智慧农业发展现状,采用实证分析,得出目前南阳市智慧农业发展在机制建设、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强化顶层设计、加大研发投入、注重人才培养、促进产业整合等方面提出南阳市智慧农业发展路径,以帮助南阳市农业提高智慧化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2.
玉米花生适宜间作种植模式的研究
姬社林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7
): 73-75.
摘要
(
140
)
PDF
(1554KB)(
15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出适宜的玉米花生间作模式,试验设置玉米单作、花生单作、玉米花生2:2间作、玉米花生2:4间作4种模式,探究不同间作模式对玉米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土地当量比(LER)及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模式下玉米的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增多而株高和穗位高降低,花生的结果枝、百果重、百仁重、出米率降低而主茎高和侧枝长增高,增加(降低)差异不显著;不同间作模式的LER均>1,具有间作优势,LER表现为2:4间作>2:2间作;不同间作模式下玉米间作产量、花生间作产量均显著性低于对应的玉米单作产量、花生单作产量;玉米花生间作总产值高于玉米单作、花生单作时的总产值,且2:4间作总产值大于2:2间作总产值。综合可知,2:4间作模式是玉米花生适宜的高效种植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3.
不同AMF对番茄幼苗响应旱盐双重胁迫的影响
陈婷, 张国龙, 李春玲, 马国江, 李泽山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7
): 27-32.
摘要
(
127
)
PDF
(1979KB)(
34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研究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旱盐双重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建立最佳耐旱盐番茄-AMF共生体,为推进菌根技术在干旱条件下盐碱地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以番茄品种德龙218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AMF菌剂(根内根孢囊霉、幼套近明球囊霉、摩西斗管囊霉)在不同浓度(20 mmol/L Nacl、50 mmol/L Nacl、80 mmol/L Nacl)盐处理及(5%PEG-6000、10%PEG-6000、15%PEG-6000)干旱处理的旱盐双重胁迫条件下对番茄幼苗侵染率、生长量、叶片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摩西斗管囊霉的番茄菌根侵染率及地上部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菌种,且菌根侵染率与地上部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在无胁迫下,接菌AMF番茄的叶片Pro含量及POD、SOD和CAT活性均显著高于未接菌AMF番茄叶片相应指标含量;在低、中浓度的干旱胁迫下,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接种AMF番茄苗可促进番茄叶片脯氨酸含量的积累,显著提高叶片抗氧化酶系统酶活性和减少丙二醛含量的积累,与未接菌AMF番茄相比差异显著,且效果更为明显。在高浓度的干旱胁迫下,接菌AMF番茄苗的叶片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在低、中盐浓度胁迫10 d后开始下降,在高浓度盐胁迫5 d后开始下降。由此可知,在旱盐双重胁迫下,AMF可以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抵抗旱盐胁迫造成的伤害,但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4.
基于SWOT分析威海地区无花果的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邱杰, 胡怡林, 连洁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11
): 19-22.
摘要
(
127
)
PDF
(691KB)(
22
)
可视化
收藏
无花果产业是威海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威海作为我国无花果之乡,是我国无花果栽植面积最大的产区之一。因此威海市无花果产业的健康平稳发展,将直接影响威海市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本文作者通过SWOT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威海市无花果产业的发展情况,从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风险4个维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政策扶持、科技服务、社会认知等方面支持威海市无花果产业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5.
杂交水稻新品种桥两优268的选育及推广示范中的表现
马晓春, 张俊江, 范凌, 高前宝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6
): 172-176.
摘要
(
126
)
PDF
(733KB)(
9
)
可视化
收藏
桥两优268是合肥信达高科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不育系桥1S与恢复系R268杂交配组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品种于2020-2021年参加南平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科企联合体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区试2年平均产量9 571.65 kg/hm
2
,较对照品种丰两优四号增产6.83%,增产点比例92.1%;生试平均产量10 026.15 kg/hm
2
,较对照增产8.44%,增产点比例100%,表现出高产稳产;抽穗期耐热性为3级,耐热性较强。该品种综合表现优异,并于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本文作者主要介绍了桥两优268的选育过程及其在推广示范中的表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6.
基于CBBE模型的农产品品牌价值提升策略探究——以贵州省为例
周姗, 刘云龙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8
): 4-7.
摘要
(
125
)
PDF
(792KB)(
12
)
可视化
收藏
农产品品牌效应为农产品经济价值最大化提供了升值空间。农业是贵州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而积极推广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农产品开拓市场的关键一环。互联网和大数据传播渠道不仅扩大了农产品品牌知名度,而且为消费者提供了诸多产品选择信息,更为农产品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贵州农产品品牌价值提升在经济环境中面临品牌内涵陈旧,未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农产品品牌较少;社会文化环境中品牌文化建设欠缺、经营主体品牌意识较弱,定位模糊;技术环境中受限于互联网传播技术与农产品生产技术等问题。基于此,通过CBEE模型理论从农产品品牌定位、品牌标识、品牌内涵、品牌反应和品牌共鸣等5个方面分别对贵州农产品的品牌价值提升提出合理策略,强化贵州农产品在国内的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经济价值,带动农业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7.
国审玉米品种绥玉58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刘英蕊, 魏国才, 孙艳杰, 石运强, 邵勇, 吴雨恒, 南元涛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10
): 170-174.
摘要
(
125
)
PDF
(766KB)(
45
)
可视化
收藏
绥玉58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玉米研究所于2019年以绥系619为母本、绥系717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品种。2019-2020年参加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亩产834.2 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25%;202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83.0 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90%,高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籽粒容重782 g/L,粗蛋白含量11.20%,粗脂肪含量4.85%,粗淀粉含量72.42%,赖氨酸含量0.28%。该品种具有稳定性好、产量高、籽粒品质优、综合抗性突出等优点,适宜在活动积温2 750℃以上的区域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8.
内蒙古农田残膜污染现状及对策建议
杜二小, 赵沛义, 包珺玮, 任永峰, 高宇, 高宏艳, 韩云飞, 张鹏, 白红梅, 王治宇, 巴图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5
): 43-46.
摘要
(
123
)
PDF
(1087KB)(
21
)
可视化
收藏
内蒙古地膜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本区域内气候干旱寒冷、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地膜使用量大、地膜质量差、农民环保意识不强及回收难度大等。本文作者从内蒙古农用地膜覆盖应用现状、地膜残留主要危害和特征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内蒙古地膜残留污染的主要防治途径,并提出了提高地膜质量、加强地膜回收机具的研究、增强农民环保意识和应用政策手段等治理农用残膜污染的措施,从而解决内蒙古农用地膜污染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9.
物联网技术及其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探讨
王梦娇, 牛晓硕, 冯汝广, 胡建平, 贾天具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8
): 12-14.
摘要
(
123
)
PDF
(567KB)(
39
)
可视化
收藏
物联网技术是一种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来连接物理世界的现代技术,它可以支持不同的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互联,并使用户可以从远程地点访问和控制物联网设备。本文作者主要探究了物联网技术及其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工作原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0.
河北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刘建兵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10
): 16-20.
摘要
(
123
)
PDF
(845KB)(
72
)
可视化
收藏
河北省特色农业产业地位极其重要,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农业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市场和消费需求趋向优质化、多样化、绿色化的形势下,农业特色产业成为一些地区农业和农村新的增长点,反映了当前农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但是,随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以提高特色农业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为目的,合理规划各种作物之间的关系。目前存在的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品种结构不合理、盲目趋同等问题需要重视并加以解决。本文作者总结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指出了特色农业产业存在的关键问题并给出对策与建议,对发展特色农业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1.
2024年第7期目录及四封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7
): 0-0.
摘要
(
122
)
PDF
(98855KB)(
89
)
可视化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探究——以河南省许昌市为例
何彦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8
): 8-11.
摘要
(
122
)
PDF
(631KB)(
37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许昌市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各村(社区)着力盘活集体资产,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思路,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作者对许昌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主要工作措施及短板弱项进行了研究,探索出加快形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许昌经验”,助推高质量建设许昌市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3.
河南省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现状与建议
孙玉镯, 申思洋, 李梦荷, 金玉蔓, 朱红彩, 刘天庆, 范永胜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10
): 4-7.
摘要
(
121
)
PDF
(884KB)(
65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十分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密集政策连续出台,中药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春天。河南中药资源和发展存在着失衡的问题,为深入了解河南省中药材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和对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近两年来,本文作者先后调研了南阳南召辛夷、艾草、卢氏连翘、卫辉卫红花、封丘金银花、辉县连翘、山楂等药材种植情况,调研20余家种植、销售、加工、出口等合作社、公司,查阅相关资料和数据,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调研,对河南省市中药材种植销售生产等有了深入思考。从河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出发,对中药材产业发展优势、面临困难进行剖析,并提出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保障,以及为河南省尽快打造种植、采集、加工、销售、文旅为一体的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提供良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4.
河北省特色油料作物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刘哲文, 付雅丽, 梁丽鹏, 高洁, 田东良, 田国英, 王海山, 宋聚红, 张冬, 钱功武, 付立杰, 高丽惠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11
): 4-7.
摘要
(
117
)
PDF
(787KB)(
49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作者在总结河北省特色油料作物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概述了河北省4种特色油料作物(油葵、油菜、胡麻、芝麻)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适合河北省特色油料作物生产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加快河北省特色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5.
矮秆抗逆高产小麦新品种百农607的选育及应用
李新华, 乔红, 欧行奇, 欧阳娟, 王紫娟, 张帅垒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7
): 183-185.
摘要
(
116
)
PDF
(828KB)(
17
)
可视化
收藏
百农607是河南科技学院以良星77为母本、矮抗58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具有矮秆、抗逆、广适、稳产和高产的特点,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总结了该品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和生产示范情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6.
氮肥集中深施对甜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李敏, 黄卉, 缪发华, 刘晓伟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8
): 67-71.
摘要
(
116
)
PDF
(1123KB)(
30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索氮肥集中深施模式对玉米产量、吸氮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选取2个甜玉米品种(浙甜211和超甜46)为试材进行大田试验,设置农民习惯分次施氮(SSB225,基肥、6叶期和 13叶期各施75 kg/hm
2
)和氮肥集中深施处理(RZF225和RZF175,氮肥225 kg/hm
2
和175 kg/hm
2
作为基肥一次性穴施),采用
15
N标记尿素研究肥料氮分配。结果表明,氮肥集中深施是一种节肥高效的施肥方式,可有效提高甜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2个品种的试验结果均以氮肥施量225 kg/hm
2
,偏离种子5 cm、深12 cm一次集中施入效果最好,此施肥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7.
山东省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究
刘月岩, 葛晓轩, 吕鹏超, 许涛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8
): 15-17.
摘要
(
111
)
PDF
(644KB)(
30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意义重大。本文作者以山东省部分典型生态农场为例,从农业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农业生态产品品牌化等角度梳理归纳了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模式,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以期为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8.
农业科研院所助力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探究
窦爽, 肖继兵, 吴宏生, 朱晓东, 张蒙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7
): 8-11.
摘要
(
109
)
PDF
(826KB)(
26
)
可视化
收藏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种业知识产权是种业核心所在。在目前的世界农业竞争中,种业知识产权作为核心要素,关系着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种业知识产权就是保护种业创新技术。农业科研院所依其具有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在种业研发中承担着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是种业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农业科研院所助力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是其增强自身综合实力的必然选择。本文作者从文献分析入手,概述了我国科研院所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情况,并在分析种业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持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奖励机制,激励育种创新;增强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意识等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9.
甘肃省黄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美丽, 郑荣, 许辉欣, 王兴荣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9
): 80-84.
摘要
(
109
)
PDF
(1065KB)(
11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究甘肃省黄瓜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以在该地区收集的11份黄瓜种质资源为试材,运用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3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旨在为黄瓜种质资源的创新及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6份黄瓜种质资源表型差异明显,变异系数范围为8.25%~76.70%,平均值为29.84%,多样性指数的变幅为0.305~1.642,平均值为0.840;有8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00,累计贡献率高达95.704%,13个表型性状可作为黄瓜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的重要指标;11份黄瓜种质资源分为5个类群,各类群间表型性状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大部分黄瓜种质资源按其分类聚类。本研究表明,H06、H05与H09可作为优质种质资源在未来育种和改良工作中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40.
温州茶产业现状与对策——基于福鼎、泰顺、苍南比较分析
刘坤, 林海裕, 孙淑娟, 陈珊珊, 何皓俊, 何继阳, 徐晨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
5
): 17-20.
摘要
(
108
)
PDF
(892KB)(
15
)
可视化
收藏
茶产业在发展山区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具有关键作用。本文作者对比了温州市泰顺县、苍南县与福建省福鼎市三县(市)的茶产业发展状况,总结了福鼎市茶产业发展的经验,分析了温州市茶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针对性地提出如何推进温州市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推动温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