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通过在不同区域开展芍药高效环保地膜和普通地膜覆盖栽培在生育期、产量、物化投入、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对比,分析高效环保地膜的适宜范围及推广价值。该试验依据种植区域及地膜类型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T1(水地+高效环保地膜)、T2(水地+普通PE黑地膜,CK1)、T3(旱地+高效环保地膜)、T4(旱地+普通PE黑地膜,CK2)。结果表明,T1较T2(CK)处理的株高、株幅、茎粗、分枝数、芽数、芽长等经济指标增幅分别为12.5%、8.33%、12.03%、60%、12.5%、20.74%,膜下土壤温度降低0.10~0.30℃,膜下土壤水分提高3.20%~5.26%;T3较T4(CK)处理各经济指标增幅分别为16.67%、20.00%、31.57%、80.00%、10.00%、35.56%,膜下土壤温度降低0.15~0.32℃,膜下土壤水分提高3.54%~5.37%;T1、T3处理相较于T2、T4处理年平均地膜总成本提高6.33%,杂草总量减少70%~72%,多年使用环保地膜残膜总量下降66.67%~75.00%。由此可知,芍药水、旱地栽培中应用高效环保地膜相较于普通PE地膜芍药分根数、根长、根粗、单根重和产量等经济指标均提高,且易回收、资源化利用率高,能够抑制杂草,减轻地膜残留污染,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多年生作物芍药栽培中优选的地膜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