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琼. 播期和密度对超级稻天优3301产量形成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12,27(7):685-690. [2] 姚义,霍中洋,张洪程,等.播期对不同类型品种直播稻生长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0,29(11):2131-2138. [3] 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等.偏迟熟水稻北移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江苏农学院学报,1996,17(3):51-56. [4] 赵新华,段祥茂,徐宗进,等.播期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甘肃科学学报,2001,13(4):52-54. [5] 季红娟,张小祥,赵步洪,等.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直播粳稻扬粳3012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0,41(1):85-90. [6] 李培德,徐华山.优质晚粳新品种粳两优2847适宜播期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62-64. [7] 范兵,余华强,田永宏,等.播期和栽培密度对水稻新品种广两优35产量性状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4):5590-5591,5598. [8] 赵锋,刘凯,张旅峰,等.栽培密度和播期对杂交水稻广两优272产量形成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4):5924-5927. [9] 吴春赞,叶定池,林华,等.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9):190-191. [10] 杨沫,孙长占,邵玺文,等.秧龄和密度对水稻的产量影响及其数学模拟[J].东北农业科学,2011,36(5):5-8. [11] 戴金平. 播期和密度对越光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6):61-63. [12] 朱聪聪,杨洪建,管永祥,等.江苏水稻钵苗机插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稻米,2019,25(5):37-41. [13] 李培德,杨国才,李珍连,等.不同播期和密度对鄂粳403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20,59(24):29-31. [14] 杨惠杰,李义珍,杨仁崔,等.超高产水稻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2001,15(4):265-270. [15] 黄金枝. 播期对超级稻天优3301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福建稻麦科技,2013,31(3):20-22. [16] 王夫玉,张洪程,赵新华,等.温光对水稻籽粒充实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1,34(4):396-402. [17] 孙园园,孙永健,陈林,等.不同播期和抽穗期弱光胁迫对杂交稻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2,23(10):2737-2744. [18] 金芝辉,柴有忠,张圆圆.播期和移栽密度对水稻甬优1540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12):2138-2139,2168. [19] 李世峰,范东恩,刘蓉蓉,等.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宁粳3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0,16(1):40-43. [20] 朱镇,赵庆勇,张亚东,等.播期、施氮量和密度对南粳 910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6,29(3):590-594. [21] 陈剑峰,刘宝法,曹栋栋.密度对晚粳稻秀水14和宁84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20,61(4):647-648,6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