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通讯 ›› 2024, Vol. 0 ›› Issue (12): 92-97.

• 试验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肥密耦合对水稻物质转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于广星, 宫殿凯, 代贵金, 陈盈, 刘宪平, 李睿   

  1. 辽宁省水稻研究所 辽宁沈阳110101
  • 出版日期:2024-12-17 发布日期:2025-01-07
  • 通讯作者: 宫殿凯(1989-),男,副研究员,从事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E-mail:gdkrice0709@126.com
  • 作者简介:于广星(1971-),男,研究员,从事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E-mail:yugxing2022@163.com
  • 基金资助:
    辽宁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2JH2、101300283); 辽宁省种质创新藏粮于技专项(2022JH1、10200003);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1);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2023QN2408)

  • Online:2024-12-17 Published:2025-01-07

摘要: 以6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北粳1、铁粳7等为材料,研究不同密度(19.95万穴/hm2、 39.9万穴/hm2)和不同施氮量(225 kg/hm2、191.25 kg/hm2)对其物质转运、光合效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施肥处理下,供试品种的光合速率和SPAD都比密植高;在减氮处理下,北粳1和盐丰47 2个品种的干物质积累也较高,其他品种在常规施氮下较高;北粳1、铁粳7在稀植处理下,产量相对比密植高,减氮量15%对其产量并无明显影响。盐丰47在4个处理下的产量均无差异,辽粳399适于减氮稀植种植,辽粳212在密植处理下可以获得较高产量,辽优9906减氮密植时产量最高。不同肥力和品种处理对产量影响极显著,肥力与品种间有交互作用,肥力、密度、品种三者间交互作用不显著。同时减氮处理可降低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并提高大米食味值。

关键词: 水稻, 肥密耦合, 物质转运, 产量, 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