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通讯 ›› 2025, Vol. 0 ›› Issue (7): 86-89.

• 试验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冬油菜品种(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贾玉娟1, 孙向春2, 马骊3, 武军艳3, 刘永强1, 孙万仓3, 伊万伟1, 何俊杰1   

  1. 1.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酒泉 7350001;
    2.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甘肃酒泉 735000;
    3.甘肃省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干旱作物科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 出版日期:2025-07-17 发布日期:2025-09-10
  • 通讯作者: 孙向春(1982-),男,副研究员,从事作物栽、育种等工作。E-mail:391217631@qq.com
  • 作者简介:贾玉娟(1980-),女,副教授,从事作物栽培及耕作研究。E-mail:190075128@qq.com
  • 基金资助:
    冬油菜在河西走廊绿洲灌区高效精准生产关键技术(2024XJKXM04);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种业攻关项目(GYGG-2024-5);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22ZD6NA009);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2-09)

  • Online:2025-07-17 Published:2025-09-10

摘要: 本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在酒泉市肃州区对8个冬油菜优异组合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bⅡ-1-DY8-1的越冬率最高,为84.37%;分枝部位高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6.14%;株高与主花序有效长度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主花序有效长度和单株产量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角粒数与产量呈负相关。8个油菜组合产量与农艺性状之间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分枝部位、株高、单株产量、主花序有效长度、角粒数、总分枝数、角果长度和千粒重,分枝部位高度是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最小。因此,在酒泉市冬油菜育种中,应加强对分枝部位高度、株高、单株产量和主花序有效长度等性状的选育。

关键词: 冬油菜, 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性, 灰色关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