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韩一军. 我国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J].农业展望,2010,6(11):25-28. [2] 路燕,周正富,王强,等.推进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以河南优质专用型小麦产业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1):71-74. [3] 赵伟峰,彭涛,高燕,等.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23(14):8-10. [4] 李伟欣,黄鲲,柴同海,等.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质量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23,27(3):60-65. [5] 马学兰,周连玉,巨家升.微生物菌剂在粮食作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2023,51(4):456-461. [6] 倪艳云,闵思桂,牛浩鹏,等.硫包膜缓释肥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2(11):70-75. [7] 桑卫民,王晓辉,韩西红,等.活性生物海藻肥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前景[J].肥料与健康,2020,47(5):6. [8] 马德源,马云飞,于金慧,等.海藻肥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20,52(8):7. [9] 厉大伟. 微生物菌剂的筛选及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6. [10] 马富亮,宋付朋,高杨,等.硫膜和树脂膜缓释尿素度小麦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2,23(1):67-72. [11] 仲卫华,徐培根.缓控肥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4):80,83. [12] 马良,朱玉祥,张乐平,等.不同缓控肥对水稻甬优1540 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8,59(4):561-563. [13] 宋晓,李夕军,李瑜玲,等.小麦专用涂层缓释一次肥在冬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J].河北农业科学,2014,18(5):57-59. [14] 徐良菊,李俊良,金圣爱.喷施不同种类叶面肥对晚播冬小麦氮磷钾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21,53(1):77-81. [15] 孙洪助,王全,王浩哲,等.叶面喷施海藻有机水溶肥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青海农技推广,2022(1):44-45,59. [16] 千淋兆,龚明波,顾金刚,等.溶磷微生物菌剂对土壤营养元素及玉米生长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31(5):425-431. [17] 刘双,李永斌,李云龙,等.微生物菌剂对夏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0,25(6):20-25. [18] 方瑞琳,王帝,王雨婷,等.不同微生物菌剂对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21,33(2):1-6+39. [19] Tan H, Xie Y, Li X, et al.Study on the effect of compound microbial fertilizer on rice yield[J].Frontiers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21,1(2):45-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