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绪甲. 东阿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实践与思考[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3): 30-32. |
[2] |
刘会桃. 常德市低海拔区域春玉米新品种适应性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3): 46-49. |
[3] |
张长征, 苏盈盈, 何代元, 张斌, 吴金平. 2022年黄淮海夏玉米区16个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3): 55-58. |
[4] |
杨然, 徐彬彬, 蒿呈龙, 龙厚元, 刘明敏, 班学. 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吐丝25d去雄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3): 65-68. |
[5] |
付忠卫, 毛涛, 李文伟, 安昱瑾. 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3): 76-79. |
[6] |
张坤普, 王晓平, 杨亚平, 贠清峰, 师翠兰, 郑细山, 王道文. 营养强化型彩色小麦新品种豫州黑麦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3): 163-165. |
[7] |
程明凯, 刘兢文, 张世鑫, 王海华. 高产稳产抗倒小麦新品种温麦3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3): 166-168. |
[8] |
望俊森, 赵永涛, 张中州, 袁谦, 甄士聪, 张重阳, 田苗. 抗倒广适小麦新品种漯麦7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3): 169-171. |
[9] |
赵轩微, 叶君, 张海斌, 刘娟, 吴晓华, 崔国惠, 李元清, 王小兵. 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农麦A592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3): 175-177. |
[10] |
陈雷, 蔡雯雯, 张来运, 孙瑞建. 优质食味软米品种南粳5718的绿色丰产高效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3): 178-180. |
[11] |
曹鹏辉, 于雅洁, 乔中英, 袁彩勇, 董明辉, 宋云生, 谢裕林, 陈飞, 朱勇良. 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苏粳1180的选育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3): 184-186. |
[12] |
兰宏亮, 裴志超, 孙思伟, 周继华, 张保民. 甜玉米新品种京双甜9933的选育及制种和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3): 193-195. |
[13] |
田丰, 刘宁, 闫紫薇, 贾银锁, 王玲, 杨喆, 高山. 255个玉米自交系产量相关性状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2): 38-43. |
[14] |
张雯馨, 娄菲, 刘琳霄, 王健, 韩金玲, 李向岭, 段会军, 贾银锁. 不同年代糯玉米品种产量与品质性状比较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2): 68-72. |
[15] |
周敬霄, 王涛, 王旭, 雷晓彤, 肖付明. 适宜邯郸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系)筛选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2): 115-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