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郭江,郭新宇,王纪华,等.不同株型玉米光响应曲线的特征参数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5(8):1612-1617. [2] 金容,李钟,杨云,等.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川中丘区夏玉米群体光分布及雌雄穗分化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0,46(4):614-630. [3] 赵化春,韩萍.玉米栽培的适宜密度问题[J].玉米科学,2001(S1):34-38. [4] 薛珠政,卢和顶,林建新,等.种植密度对玉米单株和群体效应的影响[J].玉米科学,1999(2):53-55. [5] 徐丽娜,安治良,陈士林,等.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强度和穗部性状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23,52(8):11-17. [6] 张东升. 风沙半干旱区玉米/花生间作光能高效捕获和利用[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9. [7] 李银水,黄翔,罗金华,等.不同带宽行比对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群体产量和氮素效率的影响[J/OL].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3-4-6:1-9.http://q2.dlhwhc.cn [8] 侯云鹏,孔丽丽,刘志全,等.覆膜滴灌条件下磷肥后移对玉米物质生产与磷素吸收利用的调控效应[J].玉米科学,2019, 27(6):138-144. [9] 杨明达,关小康,刘影,等.滴灌模式和水分调控对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9, 45(3):443-459. [10] 郝满,陶攀,郝琳,等.减源缩库对玉米子粒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2012,37(1):9-11. [11] 严宇剑. 鲜食玉米—菜用大豆高产优质间作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22. [12] 徐韶,贾德涛,韩彦龙,等.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力学特性和农艺性状的影响[J].种子科技,2020,38(17):11-13,16. [13] 封亮. 红壤旱地玉米大豆间作田间配置方式对作物产量、养分吸收及种间关系的影响[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22. [14] 党根友,李新,关雅静,等.密度对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22,59(2):337-343. [15] 胡斐. 玉米密度与株型对玉/豆间作体系的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