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侯夫云,陈桂玲,董顺旭,等.不同品种甘薯淀粉组分、物化及粉条品质的比较研究[J].核农学报,2022,36(2):392-401. [2]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等.中国食用甘薯育种现状及展望[J].江苏农业学报, 2018,34(6):1419-1424. [3] 徐梦瑶,赵祥颖,张立鹤,等.甘薯的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J].中国果菜,2017,37(5):17-21,47. [4] 朱旭霞,刘莉莎,何素兰,等.保健甘薯的功能及产品开发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4,20(11):34-36. [5] 杨晓光,王晓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准则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2,28(8):封2. [6] 马建华. 甘薯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高产栽培[J].种子科技,2009(6):43-44. [7] 吕长文,唐道彬,王季春,等.甘薯模式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作物杂志,2008(2):60-62. [8] 王俊英,宋慧欣,周吉红,等.北京市粮经作物产业发展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9] 毛思帅,李仁崑,周继华,等.北京市甘薯生产现状与发展方向探讨[J].中国种业,2018(12):23-25. [10] 孙凯,后猛,王凤,等.不同生态环境对甘薯品质性状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20,45(5):21-24. [11] 王平,沈学善,屈会娟,等.不同基因型紫色甘薯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在川中丘陵区的变化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8,31(2):230-237. [12] 戴士记. 甘薯储藏中发生烂窖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河北农业,2017(12):19-20. [13] 汤丽琴,徐玉娟,唐道邦,等.4种甘薯的营养成分分析[J].食品工业,2020,41(11):336-339. [14] 王庆美. 紫甘薯产量和品质形成生理机制及对弱光、地膜覆盖响应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7. [15] 沈升法,吴列洪,李兵.紫肉甘薯部分营养成分与食味的关联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5(3):556-565. [16] 杨雪,张丹丹,李奇岩,等.淀粉型和鲜食型甘薯品种淀粉与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分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8(4):240-244. [17] 林汝湘,谢春生,冯祖虾,等.我国南方甘薯品种资源部分营养成分分析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5,28(4):39-45. [18] 刘桂玲,张鹏,郑建利,等.不同类型甘薯品种主要经济性状和营养成分差异[J].中国粮油学报,2012,27(2):10-13. [19] 薛友林,木泰华,孙艳丽.甘薯蛋白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5):180-184. [20] 张文婷,孔秀林,岳瑞雪,等.不同品种及干燥方式对甘薯多酚含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7,29(10):1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