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芳,王亚文,杜丽娟,等.30份大豆品种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引种试验初报[J].草原与草业,2023,35(3):7-14. [2] 程莉君,石雪萍,姚惠源.大豆加工利用研究进展[J].大豆科学,2007(5):775-780. [3] Fenta B A, Beebe S E, Kunert K J, et al.Field phenotyping of soybean roots for drought stress tolerance[J].Agronomy,2014, 4(3):418-435. [4] 张彦军,王兴荣,李玥,等.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甘肃省不同生态区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21,52(7):14-23. [5] 常汝镇,孙建英,邱丽娟,等.国外大豆品种资源的引种和利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6] 邱丽娟,常汝镇.大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7] 李经成,江洪平,罗高玲,等.不同来源绿豆新品种在广西的适应性比较研究[J].中国种业,2015(8):65-67. [8] 齐晓,贠旭疆,洪军,等.我国草品种区域试验工作进展[J].草地学报,2013,21(6):1033-1042. [9] 张群远,孔繁玲.多年多点区试中一种分析品种稳定性的方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7,2(3):37-43. [10] 李长亮,张国宏,陈光荣,等.21个大豆新品种(系)在甘肃河西灌区引种观察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8(11):37-40. [11] 李玥,王兴荣,张彦军,等.13个大豆品种在甘肃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分析[J].甘肃农业科技,2018(5):1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