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翟吉庆, 刘蔚霞, 张超, 乔健, 路笃旭, 王发军, 翟乃家. 玉米株距对玉豆间作模式下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总体效益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9): 61-65. |
[2] |
佘宁安, 李海良, 马小川, 任正鹏, 崔明亮, 王利明. 高产优质绿色玉米新品种战玉002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9): 163-165. |
[3] |
范金生, 孙德全, 李绥艳, 林红, 马延华, 潘丽艳, 李东林, 吴建忠. 高产早熟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龙育36的选育和栽培及制种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9): 175-178. |
[4] |
刘晓. 小麦新品种濉1808的选育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9): 182-184. |
[5] |
晁召飞, 陈雪莉, 葛可可, 李文举. 小麦品种院丰36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9): 185-188. |
[6] |
朱亚娟, 甄志高, 王晓林, 崔建民, 杨露, 王彦坡. 高油高油酸花生新品种驻花1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9): 202-204. |
[7] |
乔慧芳, 李伟峰, 高树广, 谢富强, 孙妍, 刘扩展, 胡敏杰. 芝麻新品种周芝16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9): 205-207. |
[8] |
唐桂梅, 黄国林, 赵凡, 张力, 符红叶, 肖晓玲, 刘洋, 李卫东. 金丝皇菊生态习性及绿色高效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9): 208-211. |
[9] |
路笃旭, 张超, 刘蔚霞, 翟吉庆, 乔健, 翟乃家, 王光明. 带叶去雄对玉米大豆复合种植体系玉米冠层光分布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8): 75-78. |
[10] |
刘芳, 郭志有, 徐四静, 马小川, 杜春秀, 卢宏兵, 隋远鹏, 宋儒. 国审玉米新品种榜玉20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8): 167-169. |
[11] |
陈天晔, 李健, 王小虎, 端木李玲, 王雪刚, 柯瑷, 孙菊英, 端木银熙. 优质抗病杂交粳稻新组合常优粳1818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8): 182-184. |
[12] |
刘立超, 门龙楠, 孙中华, 谢树鹏, 魏中华, 宗天鹏, 董晓慧, 符强. 优质高产香稻品种绥粳13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8): 188-191. |
[13] |
刘端华, 吴建文, 马妙明, 邱慧明, 周仕全, 张振斌, 彭吕清, 王怀富, 石良文. 高产三系杂交水稻组合科优1103的选育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8): 192-194. |
[14] |
李斌, 周玉梅, 王利军, 闫晓欢. 22个大豆品种在会宁县黄灌区和山旱区引种比较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7): 115-121. |
[15] |
梁国生, 张岩, 郑昊, 王大伟, 薛爽, 朱文彬, 金汉帅, 周敬, 胡世琦, 张云. 糯玉米新品种金陇1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7): 140-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