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通讯 ›› 2024, Vol. 0 ›› Issue (10): 58-61.

• 试验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水氮耦合对小麦新品种洛麦45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吕维娜, 赵严, 田文仲, 温红霞, 段国辉, 李影, 高海涛   

  1. 洛阳市农林科学院/河南省抗旱节水小麦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洛阳 471023
  • 出版日期:2024-10-17 发布日期:2024-12-02
  • 通讯作者: 高海涛(1972-),男,硕士,研究员,从事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E-mail:lynkyght@126.com
  • 作者简介:吕维娜(1989-),女,硕士,研究实习员,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E-mail:785349147@qq.com
  • 基金资助:
    洛阳市核心技术攻关公益类专项; 河洛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河南省农业(小麦)良种联合攻关项目“高产多抗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编号:CARS-03-76)

  • Online:2024-10-17 Published:2024-12-02

摘要: 水肥投入是作物高产高效生产的主要因素,为了明确小麦新品种洛麦45高产高效的水肥组合,本研究于2021-2022年在大田条件下,选用洛阳市农林科学院选育的矮秆大穗、多抗广适新品种洛麦45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梯度的水氮耦合模式,分析了不同水氮组合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灌越冬水+拔节水+孕穗水条件下洛麦45号产量最高,仅灌越冬水的处理产量最低;灌水次数和氮肥耦合交互作用,洛麦45产量最高的组合是在灌越冬水+拔节水+孕穗水条件下配合施纯氮360 kg/hm2,其次是灌越冬水+拔节水+孕穗水配合施纯氮270 kg/hm2,再次是灌越冬水+拔节水配合施纯氮270 kg/hm2,3个处理组合无显著差异。可见只有水肥相互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小麦的生产潜力。本研究以灌越冬水+拔节水配合施纯氮270 kg/hm2组合为高产高效的最佳水肥组合,既降低了成本又获得了较高的效益。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 洛麦45, 水氮耦合, 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