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粤阳,杨建勇,石洁.东华北地区春玉米出苗期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种业,2016,1(18);36-38. [2] 杨宗辉,蔡鸿毅,陈珏颖,等.我国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8,20(9);1-11. [3] 陈增齐,丰光,刘俊.玉米品种丹科2151在辽宁不同地区的种植密度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6,25(4);832-834. [4] 王世济,武文明,陈洪俭. 江淮地区鲜食糯玉米适宜密度研究[J].作物杂志, 2016(2);95-99. [5] 王行川,费继飞,刘东胜,等.联创808在黄淮海地区适宜种植密度研究[J].作物研究,2020,34(1);32-36. [6] 岳辉,王作英,鲁俊田,等.高产优质高抗玉米杂交种丹玉21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8(11);252-253. [7] 孙玉军,马玉亭,岳辉.丹玉212的亲本特性及甘肃高产制种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0(1);237-238. [8] 徐伟,季索菲.DPS数据处理系统在生物统计分析中的应用[J].榆林学院学报,2014,24(4);24-27. [9] 柏延文,杨永红,朱亚利.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冠层光能截获和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9,45(12);1868-1879. [10] 夏来坤,谷利敏,丁勇,等.不同夏玉米品种及其密度对子粒机收质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9,27(5);143-150. [11] 任安然,武丽芬,关红辉,等.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茎秆纤维性状和抗倒性相关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7,18(4);653-6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