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振岐,曾士迈.中国小麦锈病[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3. [2] 张玉华. 小麦病虫害原色图谱[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2-4. [3] 黄冲,姜玉英,李春广.1987-2018年我国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及演变分析[J].植物保护,2020,46(6):186-193. [4] 翟赛亚,李红艳.防治小麦锈病的药效试验研究[J].河南农业,2020(20):22-23. [5] 李令蕊,王静,袁文龙.河北省小麦优质品种抗锈性鉴定及锈病防治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8):107-108,140. [6] 黄冲,姜玉英,李佩玲,等.2017年我国小麦条锈病流行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J].植物保护,2018,44(2):162-166,183. [7] 刘杰,姜玉英,黄冲,等.2021年全国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J].中国植保导刊,2021,41(1):37-39,42. [8] 陈万权,康振生,马占鸿,等.中国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理论与实践[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0):4254-4262. [9] 孙海燕,原征,疏燕,等.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的防治效果[J].植物保护,2021,47(1):273-276. [10] 马婷. 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效试验[J].青海农技推广,2020(3):65-66. [11] 思彬彬,杨卓.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世界农药,2007(6):5-10. [12] 仲汉根,季红进.一种杀菌剂组合物:CN106212480A[P].2016-12-14. [13] 李红玉,张博,张腾,等.福美双·丙环唑35%悬乳剂的制备[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5,36(3):43-48. [14] 程志明. 杀菌剂环氟菌胺的开发[J].世界农药,2007(6):1-5. [15] 高占彪. 定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378-379,388-389,409. [16] 毛丹,胡锐,张俊涛,等.农作物科学用药手册 2017新版[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8:159-161,164-166,187-188. [17] 王心如. 毒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9:491. [18] 徐信燡,施春雷.多菌灵的毒性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2019,13(34):40-44,47. [19] 李京元. 多菌灵的穷途末路[J].营销界(农资与市场),2016(20):65. [20] 刘世禄,徐妍,战瑞,等.40%福美双·萎锈灵种子处理悬浮剂(FS)的研制[J].安徽农业科学,2009(5):2069-2070,2190. [21]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无公害农产品适用农药品种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64. [22] 王巍,洪晓燕,张万民.北方农药新品种实用手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96-198. [23] 李毅,洪华珠,陈振民,等.生物农药(第2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63-65. [24] 曹雅芸,王晔青,劳晓梅,等.不同药剂及施药方式对小麦锈病的防效[J].浙江农业科学,2021,62(3):575-576,587. [25] 张宏波. 小麦锈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17(22):39. [26] 刘刚,杨传新,刘子昂,等.生物农药在我国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登记情况、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J].农药科学与管理,2020,41(2):15-20. [27] 曹冲,黄啟良,曹立冬,等.减施增效农药剂型设计与制剂研发策略[J].世界农药,2021,43(2):1-5. [28] 宫钦涛. 不同药剂搭配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比较[J].农业科技通讯,2021(3):43-45. [29] 王苹,吴佳文,张海波,等.我国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种类评析[J].中国植保导刊,2021,41(1):71-76,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