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通讯 ›› 2025, Vol. 0 ›› Issue (7): 112-116.

• 经验交流 • 上一篇    下一篇

市级农科院杂粮作物品种成果转化特征分析及启示——以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燕麦育种为例

高生1, 王霞1, 张晓宁1, 常虹1, 冯小磊1, 王星宇1, 李云霞1, 葛军勇1, 田振东2   

  1. 1.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 河北张家口 075000;
    2.内蒙古草业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 出版日期:2025-07-17 发布日期:2025-09-10
  • 通讯作者: 葛军勇(1987-),男,研究员,从事燕麦育种与栽培研究。
  • 作者简介:高生(1982-),男,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fm1001night@163.com
  • 基金资助: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7-A-6); 内蒙古自治区育种联合攻关项目“粮饲兼用燕麦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YZ2023009);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杂粮杂豆创新团队(HBCT201807); 2023 年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专项“饲用燕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CCPTZX2023B05)

  • Online:2025-07-17 Published:2025-09-10

摘要: 分析了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建院70年来燕麦新品种成果转化的3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即政府主导转化推广阶段、政府-市场共同作用转化推广阶段、市场主导转化推广阶段。重点论述了当前发展阶段新品种成果转化特点与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农业发展大局。该案例在我国400余家地市级农业科学院中具有较高的代表性,通过剖析燕麦这一常规杂粮作物的“小麻雀”案例,能够为荞麦、藜麦、大麦、青稞及特色油料、食用豆等杂粮杂豆常规品种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推动小作物产业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 燕麦, 常规品种, 成果转化, 市场化, 市级农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