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 王健敏,陆中华,张真.浙江中药材[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3] 安艳,高普珠,晋小军.不同产地延胡索产量品质比较[J].中药材,2018,41(1):33-36. [4] 何伯伟. 浙产道地中药材生产技术手册[M].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5] 贾佳,王斌,陈新,等.浙江东阳元胡—水稻轮作系统价值特点与保护策略[J].浙江农业科学,2023,64(9):2128-2131. [6] Wang J M,Xia W J.Study on the relativity of the tetrahydropalmatine’s content in the Yuanhuzhitong tablets with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J].Chin J Med Guide,2011,3(1):176-177. [7] 马艳,申丹,雷云,等.《中药成方制剂》中含延胡索方剂组方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2):1693-1696. [8] 董庆海,吴福林,王涵,等.延胡索药学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9,38(1):48-53. [9] 陈彩霞,李艾莲,兰金旭,等.规范化种植延胡索药材的质量评价[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10,28(5):618-622. [10] 汪一敏,陈茜茜,俞冰,等.不同种植模式对延胡索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36(9):1042-1049. [11] 曾永新,何定军,吴娇,等.元胡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J].基层农技推广,2018(9):93-96. [12] 裴刚. 水稻—元胡高效种植方式[J].中国农技推广,2015,31(7):1-9. [13] 杨志锏,曹文元,刘晓平,等.不同施肥水平对延胡索(元胡)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J].基层农技推广,2015,12(3):24-27. [14] 高普殊,晋小军,张喜民,等.不同覆盖方式对延胡索产量质量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16,27(10):2503-2505. [15] 陈有来,钭凌娟,陈忠友,等.播种处理对延胡索产量和收获效率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22,63(7):1472-1474. [16] 何伯伟,姜娟萍,徐丹彬.道地药材浙贝母和延胡索生产技术[J].新农村,2020(9):21. [17] 金怡,厉永强,石丽敏,等.东阳市中药材产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建议[J].中国农技推广,2024(3):23-24. [18] 魏忠芬,李慧琳,杨胜先,等.高产优质紫苏新品种贵苏3号的选育及稳定性分析[J].种子,2020,39(10):132-135. [19] 厉永强,沈晓霞,戚正华,等.元胡浙胡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8,59(7):1135-1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