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崔晓光, 李月婷, 黄超, 杨子桐.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及应用建议[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3): 24-26. |
[2] |
黄绪甲. 东阿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实践与思考[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3): 30-32. |
[3] |
杨然, 徐彬彬, 蒿呈龙, 龙厚元, 刘明敏, 班学. 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吐丝25d去雄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3): 65-68. |
[4] |
刘军民, 蔡志林, 陈维娟, 常亚芸, 蒋建军, 赵向阳, 全雯珺. 江苏高沙土地区种植密度对鲜食春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3): 117-120. |
[5] |
吴家静, 陈曦, 刘学圣, 胡晓强, 金玉蔓, 高展, 鲁欣欣, 李军利. 不同种植密度和控旺处理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2): 111-114. |
[6] |
周敬霄, 王涛, 王旭, 雷晓彤, 肖付明. 适宜邯郸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系)筛选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2): 115-122. |
[7] |
赵晓宇, 王雪娇, 苏二虎, 刘坤雨, 高圆丽, 王妍蓉, 王新华, 吴娟, 董宇恒, 李强.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蒙科豆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2): 182-184. |
[8] |
李月婷, 陈爱国, 孟未来, 崔晓光, 黄超, 姚瑞, 葛家良, 吴禹. 野生大豆萌发期耐冷种质资源筛选及综合评价[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1): 56-63. |
[9] |
赵晓宇, 王雪娇, 苏二虎, 刘坤雨, 高圆丽, 付凯繁, 王新华, 吴娟, 董宇恒, 李强. 极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蒙科豆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25, 0(1): 177-179. |
[10] |
吴正贵, 高源, 何丽华, 严凯. 苏州市粮食单产提升路径探究与思考[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9): 16-20. |
[11] |
翟吉庆, 刘蔚霞, 张超, 乔健, 路笃旭, 王发军, 翟乃家. 玉米株距对玉豆间作模式下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总体效益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9): 61-65. |
[12] |
路笃旭, 张超, 刘蔚霞, 翟吉庆, 乔健, 翟乃家, 王光明. 带叶去雄对玉米大豆复合种植体系玉米冠层光分布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8): 75-78. |
[13] |
李斌, 周玉梅, 王利军, 闫晓欢. 22个大豆品种在会宁县黄灌区和山旱区引种比较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7): 115-121. |
[14] |
郭利伟, 张晶鹏, 张顺, 胡建涛, 朱永华, 金开美. 信阳市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6): 41-44. |
[15] |
李天顺, 张东娟, 侯鑫悦, 许锦, 裴大顺, 韩博, 滕达, 董建新. 高粱与花生和大豆间作模式对其产量及性状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6): 76-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