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少昆,王克如,冯聚凯,等.玉米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下影响小麦出苗的因素[J].作物学报,2006,32(3):463-465,478. [2] 李其成,侯金星,王杰,等.深松镇压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17):4122-4124. [3] 张迪,王红光,马伯威,等.播后镇压和冬前灌溉对土壤条件和冬小麦生育特性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4,34(6):787-794. [4] 侯金星,高军.小麦深松旋耕耙压播种镇压高产栽培集成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2(4):223-236. [5] 党红凯,曹彩云,郑春莲,等.造墒与播后镇压对小麦冬前耗水和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24(8):1071-1079. [6] 袁永胜,张苗,仇强,等.“土地深翻+整地镇压”技术对小麦产量、土壤有机质及病虫害影响的试验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8):152-153. [7] 李金鹏,黄敬尧,王坤坤,等.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和播后镇压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22,42(12):1518-1526. [8] 马艳. 机械镇压对小麦生育特性和产量影响的试验[J].农机科技推广,2022(9):43-45. [9] 李素珍,李晶,王卫华,等.双镇压对土壤条件和小麦生育性状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23(23):1-3. [10] 侯平军. 优质小麦双镇压宽幅精播技术要点[J].中国农技推广,2023,39(2):34-36. [11] 位国建,史嵩,周纪磊,等.小麦宽苗带前后双镇压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J].山东农业科学,2020,52(10):138-143. [12] 谭凯敏,杨长刚,柴守玺,等.秸秆还田后覆膜镇压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温度和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33(1):159-164. [13] 陈光明. 秸秆还田条件下机械镇压对稻茬麦生长影响的研究[J].基层农技推广,2016,4(9):37-38,63. [14] 于金宝,徐明,郭传军.小麦播后镇压效果比较试验[J].科学种养,2016(10):14-16. [15] 孙彦玲,王亚楠,李敬东,等.小麦镇压技术研究与应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11):151-152. [16] 蔡斌,禚其翠,王法宏,等.冬前镇压和灌溉对冬小麦植株形态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24(10):30-28. [17] 顾克军,张斯梅,顾东祥,等.稻秸还田与播后镇压对稻茬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5,29(11):2192-2197. [18] 王鑫. 小麦镇压机不同镇压强度对墒情及苗情的影响[J].现代农村科技,2020(10):61-62. [19] 张迪,王红光,贾彬,等.播后镇压和冬前灌溉对冬小麦干物质转移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7,37(4):535-5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