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通讯 ›› 2025, Vol. 0 ›› Issue (2): 101-107.

• 试验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紫外辐照(产臭氧)技术对CB-1烟叶酶促棕色化反应影响的研究

周初跃1, 陈爱国2, 刘光亮2, 张楠3, 吴元华2, 王程栋2, 董蕊2, 黄国栋4, 刘国良4   

  1. 1.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原料部 合肥 230000;
    2.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青岛 266101;
    3.中国烟叶公司 北京 100032;
    4.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80
  • 发布日期:2025-03-20
  • 通讯作者: 吴元华(1970-),女,硕士,副研究员,从事烟草智慧农业及烟叶质量研究。E-mail:wuyuanhua@caas.cn
  • 作者简介:周初跃(1972-),男,本科,农艺师,从事烟草化学研究。E-mail:64659066@qq.com
  • 基金资助: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项目编号:2022340000340012);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ASTIP-TRIC03)

  • Published:2025-03-20

摘要: 为进一步验证紫外辐射(产臭氧)对CB-1烟叶自然存放条件下褐化进程调控效果,本研究通过对安徽中烟邵武基地烟叶C3F和B2F等级烟叶样品进行不同时长紫外辐射处理后,自然存储条件下每间隔15 d取样1次,分析烟叶颜色深度值、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规律,以及化学成分协调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叶片中烟碱含量和糖碱比是影响多酚类物质酶促棕色化反应的主要因素,B2F等级烟叶烟碱含量与酶促棕色化反应呈显著负相关,C3F等级烟叶糖碱比与酶促棕色化反应呈弱正相关。从多酚类物质含量及芳香值变化规律来看,C3F等级烟叶辐射2 h左右为宜,B2F等级烟叶辐射3 h左右最佳,辐射时间过长或过短对酶促棕色化反应造成的烟叶褐化进程调控效果均不明显。

关键词: CB-1品种, 烟叶, 紫外辐射, 酶促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