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通讯 ›› 2025, Vol. 0 ›› Issue (1): 56-63.

• 试验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野生大豆萌发期耐冷种质资源筛选及综合评价

李月婷, 陈爱国, 孟未来, 崔晓光, 黄超, 姚瑞, 葛家良, 吴禹   

  1.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辽宁沈阳 110161
  • 出版日期:2025-01-17 发布日期:2025-03-14
  • 通讯作者: 吴禹(1969-),女,硕士,研究员,从事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 作者简介:李月婷(1995-),女,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E-mail:972137601@qq.com
  • 基金资助:
    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辽宁分库运行服务(NCGRC-2023-53);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2023QN2402)

  • Online:2025-01-17 Published:2025-03-14

摘要: 低温冷害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严重制约了种子的生长发育。为应对近几年来东北地区天气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筛选低温冷害下高活力的种质资源是较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本研究通过对大豆野生近缘种的野生大豆进行萌发期耐冷性鉴选与综合评价,设置6℃和25℃两组处理,对野生大豆萌发期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胚根长进行测定,分析各项指标差异性和相关性,并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综合评价D值对248份野生大豆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两组处理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胚根长的相对值在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对发芽率在P<0.01水平上与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胚根长两两相关;隶属函数和综合评价值计算,也表明了不同品种野生大豆在耐冷性上存在差异,并根据综合评价D值对野生大豆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将248份材料分成3类,第一类为C2、C773、C233等46份材料耐低温性较强,占总体材料的18.55%,根据综合评定,C2、C773 2份材料耐冷性较强;第二类为C779、C269、C710、C191等137份材料中等耐低温,占总体材料的55.24%;第三类为C103、C257、C166等65份低温敏感性材料。本研究结果将为耐低温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筛选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改良大豆品种提供优异材料。

关键词: 野生大豆, 低温冷害, 萌发期, 种质资源, 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