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左静静,闫贵云,王敏,等.硬粒小麦与粗山羊草人工合成六倍体冬小麦新种质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22,50(1):22-27. [2] 祁晓月,蒋勃,李新玲,等.硬粒小麦的选育与基因组研究及应用[J].分子植物育种,2020,18(21):7044-7050. [3] 顾克军,杨四军,张恒敢,等.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品质现状、 问题及专用小麦发展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3(1):99-100,107. [4] 张俊勇. 提高淮北地区小麦单产和品质的措施[J].园艺与种苗,2021,41(6):59-60. [5] 李倩文,谷利敏,武金燚,等.春季限水灌溉下不同小麦品种的光合特性和产量差异[J].河北农业科学,2023,27(4):25-30. [6] 郭明明,赵广才,郭文善,等.施氮量与行距互作对小麦群体质量的调控效应[J].麦类作物学报,2016,36(7):906-912. [7] 王天姣,杨玉玲,卢朝银,等.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特性与面条品质的关系[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3,44(7):169-174. [8] 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优质小麦强筋小麦:GB/T 17892-199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9] 石晶红,宝格日乐,高明,等.河套地区不同品种小麦品质特性研究[J].粮食与油脂,2023,36(10):47-51. [10] 吴宜芬. 高水分小麦干燥后的容重预测数学模型研究[J].现代面粉工业,2023(5):11-13,19. [11] 邵慧,李荣锋.小麦水分含量对容重影响的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009(3):1-3. [12] 岳媛媛,刘效谦,母梦羽,等.新收获小麦后熟过程中麦谷蛋白大聚体二级结构变化与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关系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2(5):39-46,63. [13] 黄莲燕,张小爽,张君慧,等.不同谷物麸皮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面筋蛋白结构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7,38(23):1-7. [14] 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优质小麦弱筋小麦:GB/T 17893-199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15] 钟志仁,李传德,王俊鹏,等.不同品种小麦综合性状与品质表现初探[J].农业装备技术,2023,49(2):34-38. [16] 望俊森,张中州,袁谦,等.黄淮南片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21,49(12):1438-14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