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娜娜,丁汉凤,郝俊杰,等.藜麦在中国的适应性种植及发展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0):31-36. [2] 宋娇,姚有华,刘洋,等.6个藜麦品种(系)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J].种子,2017,12(6):6-10. [3] 黄朝斌,薛维芳,成明锁,等.藜麦品种青藜1号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8(7):84-85. [4] 申瑞玲,张文杰,董吉林,等.藜麦的主要营养成分、矿物元素及植物化学物质含量测定[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15,30(5/6):17-21. [5] 魏爱春,杨修仕,么杨,等.藜麦营养功能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5,36(15):272-276. [6] 于跃,顾音.藜麦的营养物质及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19,32(5):4-6. [7] 刘敏国,王士嘉,陆姣云,等.河西走廊藜麦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对物候期的响应[J].干旱区研究,2018,35(1):192-198. [8] 康小华,沈宝云,王海龙,等.不同氮肥施用量及基追比对藜麦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农学学报,2017,7(12):34-37. [9] 庞春花,张紫薇,张永清.水磷耦合对藜麦根系生长、生物量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7,50(21):4107-4117. [10] 惠薇,王斌,李丽君,等.钾肥对藜麦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21,49(6):734-738. [11] 储成才,王毅,王二涛.植物氮磷钾养分高效利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1,51(10):1415-1423. [12] 庞春花,贺笑,张永清,等.氮肥与腐殖酸配施对藜麦根系抗旱生理效应及产量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3):184-188. [13] 赵志伟,赵博,谢岷,等.氮磷钾配施对藜麦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37(2):157-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