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统计局编著.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2] 姚永祥,刘晓馨,葛超,等.辽东南地区玉米品种种植密度研究[J].作物杂志,2014(3):92-95. [3] 陈方江.辽宁省玉米农业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应对策略[J].南方农机,2017,48(13):19,21. [4] 曹亚娟,沙莎,何闻静,等.玉米籽粒机收影响因素及其栽培调控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0,36(1):19-23. [5] 李玉洁,王慧,赵建宁,等.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理化因子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5,26(3):939-948. [6] 位国建,荐世春,方会敏,等.北方旱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农机化学报,2021,40(3):195-200,211. [7] 尹宝重,甄文超,马燕会.深松一体化播种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特征及微生物动态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 23(3):285-293. [8] 钱春荣,刘英杰,李怀庆,等.玉米平作耕层水热动态及其节能减排效益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7):22-25. [9] 王宇,沈海鸥,车晓翠,等.耕作土壤可蚀性及不同耕作方式的水土保持机理[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2(44):688-693. [10] 徐韶,桑立君.不同的耕作方式和施氮量对辽北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6):11-12. [11] 张音霄,邹洪涛,张玉龙,等.免耕年限对东北旱田土壤性质及玉米根系、产量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5,46(2):433-437. [12] 魏欢欢,王仕稳,杨文稼,等.免耕及深松耕对黄土高原地区春玉米和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整合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7,50(3):461-477. [13] Jayathilaka P M S, Soni P, Perret S R, et al. Spatial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 effects on crop suitability for major plantation crops in Sri Lanka[J].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2,12(1):55-68. [14] 姜春霞,单宇茜,杜宇昕,等.不同耕作方式下玉米抗旱保苗及土壤蓄水保墒效应的层次递进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22, 50(8):1184-1189. [15] 王玉凤,李庆,张翼飞,等.耕作方式对三江平原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影响[J].玉米科学,2022,30(3):116-125. [16] 刘欣芳,李静,徐长成,等.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2021(1):10-13. [17] 裴志超,董志强,宋慧欣,等.聚糠萘合剂对东北寒地春玉米产量和茎秆质量的影响[J].北京农业,2014(12):17-20. [18] 陈强,Yuriy S K,陈渊,等.少免耕土壤结构与导水能力的季节变化及其水保效果[J].土壤学报,2014,51(1):11-21. [19] 王辉,刘兴焱,何长安,等.垄改平对土壤水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10):23-25. [20] 卢秉生,王孝杰,杨辉,等.辽南地区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19(2):4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