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孟庆连. 玉米应用不同复合肥对产量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2017(10):26-2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3] 王西芝,张娟,李洪梅,等.不同控释肥种类和施用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6(7):63-66. [4] 宁吉喆. 国际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5] 王恩飞,崔智多,何璐,等.我国缓/控释肥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62-12764,12767. [6] 张川,柴文帅,谢兵飞,等.化肥超施与土壤退化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0):6594-6596. [7] 陈剑秋,陈宏坤,张民,等.控释复合肥田间养分释放特征及对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累积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1(4):110-114. [8] 战秀梅,李亭亭,韩晓日,等.不同施肥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效益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4):861-868. [9] 李亚朋. 不同新型缓控释肥减氮施用对玉米增产增效作用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8. [10] 史桂芳,董浩,于淑慧,等.缓控释肥施用方式对夏玉米产量、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21,53(8):80-84. [11] 孙克君,毛小云,卢其明,等.几种控释氮肥的饲料玉米肥效及其生理效应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3):345-351. [12] 陈全德,王涛,余永德.新型尿素发展现状及前景[J].肥料与健康,2021,48(4):17-20,66. [13] 王铭浩. 不同生物质覆盖对夏玉米生长特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3(4):47-49. [14] 杨威,梅沛沛,井宇航,等.几种新型肥料对玉米产量和氮磷吸收的影响[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8-15. [15] 李军. 腐植酸对氮、磷肥增效减量效应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16] 王宜伦,常建智,张守林,等.缓/控释氮肥对晚收夏玉米产量及氮肥效率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1(4):58-61. [17] 徐如玉,左明雪,袁银龙,等.氮肥用量优化对甜玉米氮肥吸收利用率及氮循环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20,51(12):2919-2926. [18] 卜东升,刘冬碧,肖依波,等.江汉平原稻区16个水稻品种对氮肥的响应及其利用率差异[J].土壤通报,2021,52(5):1182-1192. [19] 李岩. 探究玉米配方施肥高产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9):199-200. [20] 吴兴洪,张爱华,张钦,等.不同控失剂用量的控失尿素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9(1):24-30. [21] 蒋志敏,王威,储成才.植物氮高效利用研究进展和展望[J].生命科学,2018,30(10):1060-1071. [22] 杨清夏,龙光强,吴开贤,等.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的玉米减氮增效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22(1):1-10. [23] 李军,袁亮,赵秉强,等.腐殖酸尿素对玉米生长及肥料氮利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7,23(2):524-530. [24] 邹长明,孙善军,王艳,等.新型肥料对夏玉米生长与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8(15):125-133. [25] 岳克,马雪,宋晓,等.新型氮肥及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8(4):75-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