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须珍, 王述民. 中国食用豆类品种志[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23-124. [2] 徐宁,王明海,包淑英,等.小豆种质资源、育种及遗传研究进展[J].植物学报,2013,48(6):676-683. [3] 韩昕儒,宋莉莉.我国绿豆、小豆生产特征及产业发展趋势[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9,21(8):1-10. [4] 刘振兴,程须珍,周桂梅,等.天津和唐山红小豆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12(5):679-685. [5] 王丽侠,程须珍,王素华,等.应用SSR分子标记对小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作物学报,2009,35(10):1858-1865. [6] 申慧芳,李国柱.红小豆主要数量性状的主成分与聚类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4):310-313,385. [7] 周桂梅,刘振兴,陈健,等.小豆品种形态特征研究及综合评价[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4,15(5):1144-1149. [8] 刘振兴,周桂梅,陈健,等.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小豆品种综合评价[J].农学学报,2015,5(9):57-63. [9] 杜家菊,陈志伟.使用SPSS线性回归实现通径分析的方法[J].生物学通报,2010,45(2):4-6. [10] 王桂梅,邢宝龙.大豆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11):39-41. [11] 石悦,杨东升,房永雨,等.高丹草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22,43(1):63-68. [12] 张琦,魏臻武,闫天芳.江淮地区燕麦籽粒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作物杂志,2021(5):146-152. [13] 张双照. 宽柄芥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21(12):86-89. [14] 刘振兴,周桂梅,亚秀秀,等.红小豆品种高产特征分析与评价[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9,42(5):21-26. [15] 程须珍,王素华,王丽侠.小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