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许金芳,贾世锋,刘志先,等.糯玉米杂交种选育和加工利用的研究[J].玉米科学,1993,1(4):8-10. [2] 刘建华,胡建广,李余良,等.广东糯玉米科研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6): 134-138. [3] 许崇香,李长文.糯质玉米的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1995,3(3):16-18. [4] 谢孝颐,蔡志飞,印志同,等.糯玉米育种概论[J].玉米科学,2003(S):58-67. [5] 吴秀峰,王晓明,乐素菊,等.广东省果蔬型糯玉米生产和科研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4(6):37-39. [6] 陈文俊. 我国菜用特种玉米育种研究进展及开发前景[J].长江蔬菜,2000(6):1-4. [7] 王凤格,田红丽,赵久然,等.中国328个玉米品种(组合)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5):856-864. [8] 赵福成,段道富,谭禾平,等.甜玉米区域试验非平衡数据产量性状及稳定性分析[L].玉米科学,2007,15(S1):142-145. [9] 孟静娇,刘婷婷,杨才华.2016 年田丰玉米品种联合体区域试验初报[J].农业科技通讯,2017(7):128-132. [10] 俞琦英. 浙江省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试验精确度与精度[J].浙江农业学报,2006,18(4):207-211. [11] 汪黎明,王志武,巩东营,等.黄淮海糯玉米育种研究进展分析[J].玉米科学,2010,18(4):74-76. [12] 赵文明,孔令杰,陈艳萍,等.江苏省鲜食糯玉米品质性状育种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6,28(2):31-34. [13] 王慧,卢有林,孙大鹏,等.糯玉米种质品质性状鉴定和SSR 标记遗传性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14(5):800-808. [14] 王俊花,邵林生,程永钢,等.迪甜10 号的选育及配套种植方式[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7):719-722. [15] 邹成林,吴永升,黄开健.广西鲜食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35(3):1-3,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