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兴壮,李利峰,朱华.马铃薯的综合利用研究概述及前景预测[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2):27-29. [2] 田甲春,胡新元,田世龙.19 个品种马铃薯营养成分分析[J].营养学报,2017,39(1):102-104. [3] 张太平. 关于发展贵州马铃薯产业的几点思考[J].耕作与栽培,2007(6):1-3. [4] 陈芳,赵景文,胡小松.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2):66-68. [5] 雷忠平,闻学萍,路永贵,等.陕北地区马铃薯产业化开发思路与建议[J].陕西农业科学,1999(5):31-33. [6] 吕巨智,染和,姜建初.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及保健价值[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3):51-52. [7] 张宇凤,于冬梅,郭齐雅,等.马铃薯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6,22(5):9-13. [8] 陈鹰,乐俊明,丁映.贵州马铃薯主要品系淀粉含量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8):12145-12150. [9] 徐坤. 马铃薯食品资源的开发利用[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47-51. [10] 陈芳,赵景文,胡小松.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2):66-68. [11] 徐海泉,孙君茂,王小虎.马铃薯与我国小康社会的主食文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6,22(5):13-16. [12] 王春英,陈伊里,石瑛,等.影响马铃薯油炸品质的研究进程[J].云南农业农业科技,2003(3):23-24. [13] 吕文河,陈伊里,李景华.马铃薯块茎中物质蛋白维生素C及还原糖的关系[J].马铃薯杂志,1993,4(7):193-196. [14] 王仁贵. 加拿大马铃薯育种体系对加工品质的要求及其分析方法简介[J].马铃薯杂志,1992,3(6):182-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