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史常亮,朱俊峰.劳动力转移、化肥过度使用与面源污染[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6,21(5):169-180. [2] 史天昊,段英华,王小利,等.我国典型农田长期施肥的氮肥真实利用率及其演变特征[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6):1496-1505. [3] 李庆逵. 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 朱兆良. 农田中氮肥的损失与对策[J].土壤与环境,2000,9(1):1-6. [5] 王国学. 腐植酸肥料改土增产效果研究[J].腐植酸,1993(4):38-40. [6] 付保东. 腐殖酸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防护林科技,2016(3):83-84. [7] 翟文晰,刘增照,郝明德,等.施用腐植酸对小麦生长和土理化性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1,28(3):25-29. [8] 孙志梅,刘欢,苗泽兰,等.腐植酸肥料对玉米和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J].腐植酸,2015(2):20-24. [9] 梁太波,王振林,刘兰兰,等.腐植酸钾对生姜生长、钾素吸收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8,22(1):87-90,139. [10] 杨建波,王莉,宋富强,等.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影响因素与粮食产能关系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9):15-22. [11] 王国伟. 土壤全氮含量和分布特征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14):99-100. [12] 王日鑫,李成学.绿色环保型腐植酸磷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99-103. [13] 李丽,武丽萍,成绍鑫.腐植酸钾与速效磷肥结合形态对磷的有效性影响[J].土壤肥料,2000(3):7-9. [14] 王利宾,王曰鑫.腐植酸肥对土壤养分与微生物活性的影响[J].腐植酸,2011(4):6-9. [15] 陆欣. 土壤肥料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16] 王晶,张旭东,李彬,等.腐植酸对土壤中Cd形态的影响及利用研究[J].土壤通报,2002,33(3):185-187. |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