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凌启鸿 . 作物群体质量[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42-120.
[2] FAO. Statistical databases.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04.
[3] 姚立生, 高恒广, 杨立彬 . 江苏省50年来中籼稻品种产量及有关性状的演变[J]. 江苏农业学报, 1990,11(3):38-44.
[4] 袁隆平 . 从育种角度展望我国水稻的增产潜力[J].杂交水稻, 1996(4):1-2.
[5] 周少川, 王家生, 李宏 . 我国水稻育种的回顾与思考[J]. 中国稻米, 2001,10(2):5-7.
[6] 杨守仁 . 水稻株型问题讨论[J]. 遗传学报, 1977,4(2):109-116.
[7] 黄耀祥 .半矮秆, 早长根深, 超高产 , 特优质中国超级稻生态育种工程[J]. 广东农业科学, 2001,10(3):2-6.
[8] 周开达, 马均, 李贤勇 . 亚种间大穗型品种Ⅱ优6078的栽培生理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西南农业学报, 1998,11(水稻栽培专辑):152-157.
[9] 杜华平, 曹卫星 . 高产水稻适宜基因型及株型特点模拟[J]. 上海农业学报, 1999,15(2):51-55.
[10] 角田重三郎. 稻的理想型—光合结构的调节,陈温福编译.国外有关水稻株型文集[ C].沈阳:沈阳农业大学稻作研究室, 1985, 217-219.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